第236節
時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6節,我本閒涼(妾本閒涼),時鏡,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似將軍府這種環境,是不容易出什麼亂子的。
衛仙只是將她視若眼中釘肉中刺,卻不至於對幾個孩子動手。更何況他們是薛況的孩子,她改嫁了,薛況一個死人也不可能幫他們娶後母。
如此,孩子們也受不了委屈。
至於薛廷之,就更不需要擔心了。
他已經入了稽下學院開始讀書,外面的宅院也都找好了。即便是她不在,他或許沒了人照應,可只要他自己有本事,不出三年也能出頭。
所以陸錦惜這一搬,還真算得上是了無掛礙。
將軍府裡平平靜靜,尚書府那邊可就張燈結綵了。
女兒嫁出去十一年竟然還有回到家門的時候,陸九齡心裡別提多高興了,在得了欽天監定的婚期之後,就趕忙讓人把女兒原本住的屋子給收拾了出來。
一切好像都回到了她還沒嫁給薛況的時候。
這還是陸錦惜第一次距離陸氏原本的家庭這麼近。
看到了她原來生活的環境,也侍奉在她父母的膝下,說些玩笑話哄二老開心,也看陸氏原本看的書,住陸氏原本住的屋子。
輕而易舉就能感覺到,原本的陸氏是個怎樣的人。
乾淨。
簡單。
善良。
是父母捧在手心裡寵著的明珠,有什麼不順心的事情都被擋在了門外,絕不叫她知曉。
只是可惜了,這樣的陸氏,已經消失在了時光的長河裡,被將軍府裡那些寂寞暗淡的日子磋磨,成了滾滾紅塵裡一抹消散的煙塵……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圓熟、虛偽,又世故的她。
對陸錦惜而言,尚書府的一切其實都是陌生的,只是誰都知道陸氏已經出嫁十一年,回府的次數不多,變化也大。
再加上她本就不是尋常人,遮遮掩掩竟是半分破綻也不露。
人人都道“陸小姐”是真的長大了,也渾然不顧外面話傳得多難聽,一命地恭維著她,讚歎她命好。
陸錦惜也不甚在意。
沒了將軍府那些瑣事,她也不是要為自己繡嫁妝的那種人,所以在準備出嫁的這段時間裡,日子變得悠閒而且無聊。
每日的消遣,不過就是看看書,聽聽丫鬟們傳的外面的趣事。
比如才升了官的方少行方大人春風得意,妓館買醉,偏還引得幾位名妓為他爭風吃醋;
比如彈劾顧覺非未成反而促成了這一段姻緣的御史趙獻,大約是受了這件事的刺激,在那一天i朝會彈劾失敗之後,接連三天又參了一堆的大臣,讓人苦不堪言;
比如今科會試的結果已出,那一位缺了一條胳膊的才子季恆名列前茅,得了榜眼,已入選翰林院;
再比如……
本該全力準備著自己成婚事宜的理蕃堂主事顧覺非,竟然在被皇帝賜婚後的第二天就派去處理匈奴的事情,忙得半點不像是一個月餘後就要成親的人。
是了。
這就是陸錦惜最咬牙切齒的地方了。
在尚書府裡,她發現自己連出門都不大方便,更不用說即便是出門也根本見不到顧覺非了。
她倒不是想這人,只是純粹被那一種中了人套路還不能打回來的憋屈感壓抑著,恨不能找到顧覺非再把自己一系列的猜測給問個清楚。
這下好。
簡直成了個真正的古人,老老實實地待嫁,即便有滿腹的疑問怕也只能等到成親的那一日了。
唯一的好訊息,還是來自陝西。
早兩個月前她去保定談的生意,一直都在推進,並未受到她被劫和後來這一系列事情的影響。盛宣理智地放掉了保定分號,將全部的心力都投入了邊貿之事。
眼下貨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