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5節,東唐再續,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馮道瞥了阿保機一眼,心念一動,笑道:“既是渤海大臣,便是我大唐之臣,可汗可否加賜一坐?”
阿保機此時還需要大唐的招牌,不好為此拂了唐使之意,便點點頭:“賜坐。”
馮道熱情地朝大封裔招招手:“來,且這邊坐。”
大封裔求之不得,自然一招即來,契丹王帳的使女見了,也就下意識把加賜的坐席橫案放在唐使身邊,阿保機嘴角撇了撇,似有不悅。
此時大宴再開,阿保機畢竟不能只顧唐使一人,沒過多久,便只剩馮道向大封裔問起如何突然出現在契丹王帳,是不是受渤海國王之命來祝賀阿保機的。誰料大封裔的回答完全出乎馮道意料之外。
在大唐乃至周邊地區都開始陷於混亂的年代,只有渤海國一隅偏安,沒有外患,沒有內戰,舉國安寧,獨享和平。自宣王大仁秀以來,歷代國王充分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使經濟持續發展,國力遠遠超過了大唐第一屬國新羅國。正當渤海國官民百姓暢享和平安寧的時候,致力於偏安的的寬明景王大玄錫不幸病逝。
大封裔對馮道說起的事情,可算說來話長:大唐景福二年,渤海國寬明二十二年,景王大玄錫因病逝世,在位二十二年,享年五十歲。他的長子大瑋瑎繼位,稱渤海國成王,改元慶成。
在渤海國景王大玄錫逝世前後,大唐國的內亂愈演愈烈。此前二年,宦官頭目楊復恭叛亂出京。此前一年,鳳翔節度使李茂貞逼皇帝李曄賜太尉職。此後第三年,鳳翔、靜難、鎮國三鎮節度使聯兵攻長安清君側,逮捕並處死了大唐皇帝信賴的宰相韋昭度。再過一年,鳳翔節度使李茂貞再次進攻長安,大唐皇帝李曄率皇子皇孫逃亡到華州,被鎮國節度使韓建扣留。韓建嫌皇族人員太多,就在大唐皇帝的面前,把除皇帝親生子之外的二百多名皇族子弟包圍屠殺,那些皇侄皇孫們爬到屋頂上向大唐皇帝呼救,大唐皇帝卻無能為力,只有掩面哭泣。
在渤海景王大玄錫逝世前後,新羅國也暴發內亂。此前二年,江原道的大將軍梁吉占據原州,建國稱王。此前一年,戌將甄宣在武珍州起兵,宣佈獨立,建後百濟國,自稱國王。此後四年,西南部發生赤褲軍暴動。此後六年,出家為僧的新羅國王子金弓裔參加了北方原州大將梁吉的叛亂,繼而又脫離梁吉而獨立,建後高句麗國,定都松嶽,自稱國王。
當內亂的禍水席捲中原大地,並且漫延到新羅半島的時候,渤海國卻是舉世皆亂我獨寧,為海東人民儲存了一塊和平的樂土。這是自宣王大仁秀以來,四代國王勵精圖治的成果。渤海國的新國王大瑋瑎在這種環境下登上歷史舞臺了。
大瑋瑎稱渤海國成王,改元慶成,立長子大諲撰為副王,百官各司原職,一切制度依前朝不變,力圖鞏固一隅偏安。按貫例,新王登基要向大唐皇帝討封。可是此時大唐大唐皇帝正被節度使們爭相劫持,成王大瑋瑎無法派出使臣討封,一時惶惶不安。
這日早朝,成王問道:“孤王登基數月,不能向大唐皇帝討封,心中不安,卿等可有良策?”
大內相朱承明奏道:“依老臣之見,大唐氣數已盡,我主正可乘機自立,不必再把討封放在心上。”
成王道:“大內相此言不妥。自高王開國以來,渤海國就是大唐藩屬,歷十三王而不變,孤王豈能違背?沒有大唐皇帝冊封,孤王就不是名正言順的國王,與山賊草寇無異。大封裔聽教。”[無風注:前文有述,君令稱敕,王令稱教。]
大封裔是成王的胞弟,官居鴻臚寺卿,與大唐官職一致,相當於渤海國的外交部長,當時出班應道:“臣在!”
成王道:“你立即持討封表入唐,不管皇帝在哪裡,都要找到他,討得一道冊封詔書回來,好讓孤王安心治國。”
大封裔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