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無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節,東唐再續,雲無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較多,就跟反覆灌有關。然而,灌成鋼團之後,它的塑性會變得很差,比如按照沈括所說的,把熟鐵鍛成細條,捲曲起來,這還是說鐵,如果要是對鋼進行操作,還要困難得多,甚至於不可行。而只灌一次的鋼,顯然是因為碳分不均勻的問題而達不到標準。雖然問題不少,但時下唐朝統一的灌鋼法就是這麼解決含碳量不均的問題的,李記鐵坊也不例外。

但是李曜因為他祖父的筆記,還知道兩種改良改進灌鋼法的辦法。這兩種辦法,歷史上是在明朝出現的。

一種是方以智《物理小識》卷七《金石類》所說:“灌鋼以熟片加生鐵,用破草鞋蓋之,泥塗其下,火力熔滲,取鍛再三。”這裡主要強調要多次灌、鍛。也可以看出明代鍊鋼爐並不封閉爐口,這樣便於氧氣進入而提高溫度。需要封閉的只是鐵團本身。

而李曜曾經熟讀的《天工開物》,在卷十四《五金》中介紹了進步的灌法:“凡鋼鐵煉法,用熟鐵打成薄片,如指頭闊,長寸半許,以鐵片束包尖緊,生鐵安置其土上(廣南生鐵名墮子生鋼者妙甚),又用破草履蓋其上(粘帶泥土者,故不速化),泥塗其底下。洪爐鼓鞴,火力到時,生鋼先化,滲淋熟鐵之中,兩情投合。取出加錘,再煉再錘,不一而足。俗名團鋼,亦曰灌鋼者是也。”(本段以上括號內是宋應星本人的註釋)

這種技術的重點有三:其一、熟鐵片不再打細,因為比較疏鬆的熟鐵有助於碳分滲入;其二、明確生鐵置於熟鐵之上,這樣可以比較好的利用重力使鐵水滲入熟鐵之間;其三、仍強調要多次灌、鍛。因為產品不再需要打細捲曲,所以可以多次重複灌鋼。

這種技術當然也不是完美的,其中的問題是:第一,一厘米多厚的熟鐵片,看來是沒有經過多次鍛打的,這樣的話,鐵片會比較疏鬆,好處是對滲碳有利,壞處是鐵中雜質仍然沒有除盡,這就需要對煉成的鋼認真鍛打,於是對操作者的體力和經驗的要求較高;第二,長5厘米,厚一厘米的鐵片,基本上是不可能滲碳完全的,更何況那滲碳劑乃是鐵水;第三,鐵片鉗緊熟鐵,究竟要“緊”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如果太緊的話,鐵水難以進入熟鐵之間的縫隙,就進一步加重滲碳不完全的毛病;第四、地球重力造成的成品上下部含碳量不一致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因此需要一個終極解決辦法,而這個辦法實際上就是蘇鋼法。

不過李曜在把他的《灌鋼法之論》寫到此處之時,忽然意識到應該適而可止。這樣既是給工匠們一個適應新技術的時間,也是給自己留點貨,畢竟這個家現在可不是他李五郎做主,可別白白給別人做了嫁衣裳。再說,只要自己用這個改進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滲碳不均的問題,那對於眼下鐵坊鐵器質量的提升也是相當明顯的,這個功勞應該已經足夠大了。

擱筆,抬頭。

李曜便看見憨娃兒早已懨懨欲睡,眼皮打架,不禁笑道:“憨娃兒,怎麼,昨晚沒睡好?”

憨娃兒聽見李曜叫他,一個激靈清醒過來,腦袋搖得跟撥浪鼓似的:“不是,俺睡得可香呢。只是五郎君寫字,俺又不識字,坐在這兒閒得慌,不知道怎麼就……困了。”

李曜便問:“現在可做得事?”

憨娃兒一愣:“自然做得,俺有勁著呢!”

李曜笑起來,站起身道:“那好,我教你一套法子,包管能煉出最好的鋼,打出最好的兵器!”

憨娃兒卻沒有李曜預料的那般歡呼雀躍,只是憨憨一笑:“那敢情好……”然後忽然有些扭捏,吭哧半晌,憋出一句:“那……那俺要是學會了,能漲工錢不?”

李曜臉上肌肉抽了兩抽,乾笑道:“工錢是不漲的……”

憨娃兒臉一垮,頓時有些氣餒,哪知李曜又接著道:“不過呢,你要是做得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骸骨迷宮

[美]弗朗西斯卡·海格

火山口上的大腦基地

汪洋嘯

我從孃胎苟到飛昇

何必言深

最強軍寵:蜜愛狂妻

鵝黃米白

心理暗戰

顧北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