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摩托車的路生凹特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8章 從兵的熱潮,穿越之建設世界強國,騎摩托車的路生凹特曼,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還不明顯嗎?各類別的設定,就是為了讓我們畢業後從事不同的職業。\" 二哈書生頗為自然地回應道。

\"可是我覺得蹊蹺,古人教導我們讀書的目的在於修養身心,進而治理國家,安定天下,追求的乃是位列朝堂,為國家與民眾服務。既然如此,這京州學院為何還要劃分諸多類別,研讀四書五經,掌握經世之道豈不足夠?\"另一位書生反駁道。

\"此觀點欠妥,我認為京州學院區別於一般的私塾,讀書人不一定非要將目光侷限於科舉及第,也可投身於其它事業。\" 另一個聲音補充道。

\"張兄,這麼說你是打算放棄科舉了?\" 杜姓書生瞥向一名穿著打著補丁衣物的書生詢問。

二哈書生黯然點頭,\"年復一年參加科舉,卻屢次落榜,家境日益困頓,就連參加科舉的費用也籌集困難。相較之下,報考京州學院,即使將來不做官,至少也能保證溫飽生活。\"

\"張兄此言不準確,讀書人應當堅韌不屈,貧困也不能動搖志向。況且你已歷經十載寒窗苦讀,就算暫時不參加科舉,也可選擇報考京州學院的政史系,將來即便在京州任職,也是不錯的選擇。\" 有書生勸導。

\"諸位誤會了,我並非不願,只是看到政史類報名人數眾多,競爭激烈,我已年過二十,實在沒有更多的光陰去拼這場未知的角逐。\" 二哈書生深深地嘆了口氣。

氣氛一時陷入了微妙的尷尬,杜姓書生打破僵局:\"哎呀,咱們跑題了,原本還在討論周家叛亂之事,怎麼轉眼說到京州學院上了。\"

眾人不禁苦笑,正因為周家等門閥的傾覆,使得他們更加關注京州學院,因為門閥勢力消失後,六州必然會出現大量空缺職位,正是踏入仕途的好時機。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當報社記者將報道讀給金家村的村民們聽時,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緊接著,“千歲,千歲”的呼聲此起彼伏。晉王的名字再度深深烙印在百姓心中,他是一位敢於挑戰門閥權威、真正為百姓謀福祉的藩王。如今,這位藩王在他們心中的形象愈發崇高偉大。

試想一下,又有誰能像晉王那樣,在明知危險重重的情況下,毅然赴宴,只為徹底消除門閥所帶來的危害呢?

更多百姓關注的重點在於未來可能發生的變化,根據報紙所述,那些被扳倒的門閥財產將會被政府沒收,過去被門閥侵佔田地的農戶,可以向當地官府申報,一旦核實無誤,這些土地將會歸還原主。

這一訊息引發了百姓們極大的熱情,先前王家一案中,不少人家已經成功收回了祖輩的良田,實實在在的好處讓他們堅信這一次也不會是空頭支票。晉王的承諾,他們是信得過的,因為他素來講信用,言出必行。

在歡騰之餘,村民們一面議論紛紛,一面心裡盤算著自己曾經被門閥奪走的田地。計算下來,包括新開墾的土地在內,不少家庭可能會得到百畝以上的田地。

“爹,要是咱家的所有田地都能要回來,咱們能種得過來嗎?”申三向自家父親提出了疑問。

申家的老大介面道:“三兒說得對,爹,咱們生產隊突然增加這麼多地,單憑現有勞力和工具怕是忙不過來,除非再添置幾頭耕牛。”

申三的父親爽朗笑道:“那就等到這次收穫後再做打算吧,聽說如果今年收成好的話,生產隊打算賣掉一部分糧食去買耕牛。以前是愁沒地種,現在地多了反倒也愁起來,哈哈。”

申三的母親嗔怪地看了丈夫一眼,調侃道:“你就樂吧,到時候累得腰都直不起來。”

申三趕忙接茬道:“那也高興,我還得攢錢娶媳婦兒呢。”

聽到這話,全家人不禁鬨堂大笑,暢想著未來的美好生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