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宛城的重要性
愛吃餛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3章 宛城的重要性,直播,給古人看中華上下五千年,愛吃餛飩,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算他們想這麼做,可條件也不允許啊!
……
劉秀本人多少是有些受寵若驚的。
雖然自己沒有撈得到一個千古一帝的稱呼,可這麼多的讚美詞都用在自己身上還真的是誇的他有些不好意思……
劉秀抬起手,假裝揉額頭,掩飾住嘴角那怎麼都隱不去的笑意。
整顆心都舒暢不已,反正就連下面隔他老遠的大臣都能感覺得到他此時渾身都散發出愉悅的氣息。
大臣們相視著隱隱一笑,這說明他們跟了一個明君呀,不用像在武帝時的驚心膽戰,小心翼翼,也不用像在漢成帝和漢哀帝兩個皇帝當政時期那樣鬱郁不得志,小人當道,這樣怎麼能讓他們不高興呢?
輔佐一個盛世明君,沒有比這更讓大臣們快樂的事情了。
【劉秀,出生在公元前五年,他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由於遵循推恩令的原則,他的父親劉欽只是個小小的濟陽縣令,公元三年,父親劉欽病逝,9歲的劉秀成的孤兒,被南陽郡蔡陽縣的叔父劉良做撫養,成了普通的平民。
當時王莽改革失敗,觸動了各階層的利益,從而引發了赤眉綠林銅馬等農民起義,天下大亂。
新莽天鳳年間,劉秀和哥哥劉演在宛城發動起義,當時劉秀已經28歲。】
“不錯,沒有墮落了我劉邦的名聲!”
聽到天幕這麼誇劉秀這個人了之後,劉邦是十分看好的。
至於起義,那怎麼能叫起義呢?那叫奪回屬於他原本的東西。
還以為前面那個王莽做了那麼一通,能真的把漢室江山都改姓他王呢,原來也不過如此嘛!
不過就是這個叫劉秀的身世和自己當初有的一拼。
可他比自己幸運多了,至少他起義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會要容易得多。
像自己當初吃虧就吃虧在身世上面,項羽那個莽夫是六國遺民之後,而他不是。
【劉秀從小在南陽長大,是正兒八經的皇九代,可劉秀的夢想很簡單,當農民,攢點兒錢,娶暗戀多年的女神陰麗華。】
劉秀……
他今日已經是不知道第幾次感覺到尷尬了。
天幕,求求啦,能不能別扒著他的這些小心思說呀!
娶麗華怎麼了?這個志向對他來說是他那時唯一想要實現的,雖然後來的確是實現了,但劉秀也覺得十分對不起麗華。
是他辜負了兩個女人。
皇后和麗華都是無辜的,卻因為他一個從明媒正娶的正妻自請為妾,一個成了皇后卻只能得到自己的尊重……
其實劉秀時常在想,如果當初自己哥哥沒有死就好了,那自己是不是就不用如此為難了?
如果哥哥沒有死,那就是哥哥做這天下的皇帝,自己做一個藩王,與麗華恩恩愛愛,兩不相疑,只可惜命運弄人,他們三個都是如此!
郭聖通,這是一個因為一些不得已的原因而插足在了一對有情人之中的可憐女子。
她如今即便是位列中宮,是大漢的皇后,可這個皇后她也依舊做的不開心。
皇上的態度,陰麗華的存在,時常都在提醒郭聖通是一個卑劣的女人。
這個皇后之位是他從陰麗華那裡搶來的。
如果時光能倒回,郭聖通想自己絕不會再嫁給劉秀,她要找一個與自己兩情相悅的人白頭到老。
郭聖通就是在自己折磨自己,而陰麗華卻並沒有那樣想,因為他知道在那種情況下,皇上是無奈的,皇后也是無奈的,他們這一場關係裡面沒有任何人有輸贏,所以陰麗華一向看的很開。
【劉秀有時候有個哥哥叫劉演。
哥哥胸懷大志,他的理想從王莽手中奪回劉氏江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