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安史之亂的重要性
愛吃餛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8章 安史之亂的重要性,直播,給古人看中華上下五千年,愛吃餛飩,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世民無力大唐才幾代君王就遇到了這樣的不孝子孫。
他們李氏辛辛苦苦打了下來的天下怎麼到李隆基的手裡就弄成了這個樣子了呢?
到這時,李世民竟然也希望那個李隆基如果早死的話就好了……
……
康熙看到這裡有些微微的感嘆。
“唐玄宗此人可惜了……”
是啊,的確是可惜了 。
其實後世之人評的也沒有錯,“玄”這一個字的確很適合他。
前半生和後半生割據的太厲害了,就彷彿是兩個人一般。
但凡他當時能強硬一點,不怕死一點,沒有倉皇而逃的話,恐怕名聲也不會像後來那樣差。
這一點就比如在明末年那個崇禎皇帝一樣。
崇禎皇帝這一生,雖然並沒有做什麼利國利民的好事,可他死的有氣節這一點倒是挽回了大明的名聲。
要不然也不會到了如今還有人喊著反清復明讓康熙頭疼至極。
說實話,康熙研究了一下名字,發現若不是在明朝的時候天災人禍無數,他們這些所謂的關外人想要主宰天下,還真有些難說。
【6月13日,唐玄宗無奈逃出長安行至馬嵬坡時,六軍將士飢疲不堪,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發動兵,以清君側的名譽發動兵變除掉了楊國忠。
可士兵仍有不滿,於是,為了平息眾怒,李隆基同意賜死寵妃楊玉環。】
畫面中,六軍的將士疲憊不堪的站在兩側,眼神都是同樣憤怒的看向外面。
一穿著白色宮裝頭戴著白色絹花的女子緩緩過來,她的表情平靜如死水一般,正是他們在那天幕之中看到的那個雍容華貴如牡丹一般的貴妃。
可此時卻彷彿那將要敗落的梨花,沒有了那些金銀首飾的襯托,讓她此時倒有一些洗盡鉛華的衰敗之美。
只見楊玉環緩緩的走在六軍將士面前,而那些旁邊的將士們卻對她深深一拜,楊玉環看向他們,苦澀一笑 ,眼神中卻平靜如水,沒有責怪,沒有哀怨,只有麻木。
看著楊玉環一步步的走去。
看著天幕的所有人都明白,這個貴妃只是一個替罪羊而已。
可看著那宛如九天玄女下凡的楊玉環,那臨死之前回眸的一眼,終於有了對塵世間的戀戀不捨,所有的人都靜默了的下來,注視著她。
不管是那天幕之中的六軍將士,還是天幕外面的各朝所有人。
看著楊玉環踏上凳子,看著她毫不留戀的給自己套上白綾……
最後,那傾國的牡丹終於還是枯萎了。
就連劉邦習慣了口頭戲謔,此時也無話可說。
那看這天幕的百姓們竟也隱隱有些可惜。
“呵”
呂雉看到這裡,只是冷笑了一聲。
男人啊!
明明與那楊玉環無關,最後卻所有的罪名都推到了她的身上,這就是男人!
……
大唐。
此生從來沒有哪一刻讓楊玉環如此震驚過。
看著另一個的自己,一步步的踏向死亡,這樣的事情,恐怕天底下也就唯有她了吧!
甚至在天幕之中那個人把那白綾掛在脖子上的那一刻,楊玉環竟然也能感覺到彷彿自己的脖子被緊緊的勒住,喘不過氣來。
看著那天幕之中的人漸漸變得慘白,青紫,最後死不瞑目的睜大著雙眼,楊玉環捂著胸口,大口大口的喘著氣。
那種瀕臨死亡的感覺太不痛苦了,最後,楊玉環從那種感覺之中掙脫出來的時候,額頭上全是汗水。
低垂著頭的眼睛裡面全是恨意和不甘。
李隆基此時在旁邊卻並沒有注意到,或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