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漢武帝昏庸的晚年
愛吃餛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章 漢武帝昏庸的晚年,直播,給古人看中華上下五千年,愛吃餛飩,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看來還真的是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啊!”
“誰說不是呢。”
如今也不是在那個漢朝,百姓們自然是敢議論皇帝的。
他們就是一群沒有讀過書的平民百姓,對於那個離他們來說很遙遠的大漢的歷史自然沒有那些當權者清楚。
他們才不管是誰當皇帝,他們只知道誰能讓他們吃飽穿暖睡就是好皇帝。
百姓們要的從來都是這麼簡單的。
可就是這麼簡單的心願都沒有幾個人能幫他們實現。
就像大漢民間的百姓們一樣,他們此時聽著天幕裡說的這些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感受。
或許是這麼多年來一年比一年更重的賦稅讓他們都麻木了吧,也或許是在知道了往後會比現在更嚴重讓人絕望。
反正現在的他們一點都沒有身為大漢子民的那種驕傲。
“這種日子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啊,老天爺,你睜開眼看看我們……”
一個餓得皮包骨頭的老人絕望的仰天哀嘆。
他的家鄉今年遭受了旱災,可是因為邊關打仗,官府卻還要加強賦稅,逼著他們不得不遠走他鄉,只期望能找到一個能讓他們吃飽飯的地方,可如今這天下哪裡不一樣,那裡又有他們的容身之所。
旁邊的人也是同老頭一個模樣,只是比老頭年輕了一些,他看著天幕,突然就呢喃了一句;“如果我們死了,會不會投胎到後世啊!”
他這無意間的一句話竟然讓旁邊的人都生起了希望。
老頭轉頭麻木的看著說話的人,他沒有說話,但眼睛卻在發亮。
如果是真的,那他真的不願意活了。
這個世界活著真的太痛苦了!!
趙磊想,這是這樣讓人絕望的世界啊。
或許這對漢武帝來說是他不可磨滅的功績,可對於當時的百姓們來說卻是他們的苦難來源。
朝廷勝利了對他們來說沒有多大的改變,可失敗了所有的災難就會首先降臨到他們的頭上。
這就是封建王朝的悲哀。
興,百姓苦,亡,還是百姓苦。
再次為自己能生於21世紀而感到榮幸,至少不會餓肚子。
劉邦聽到這裡酒意立馬就醒了,臉色隆重。
他作為一個從底層人物上來的人,他是最明白戰亂的時候,下面的百姓是什麼樣的生活的。
“就不知道歇一歇嘛!”
劉邦不明白,在橫掃了匈奴之後,其實周邊的那些蠻夷對大漢來說也沒有什麼影響呢,他可以歇一歇再攻打呀,為什麼一定要這樣著急呢!
現在好了,弄到了如此民不聊生的地方,到時候要怎麼安內?
遙想他當年就是如此識時務的。
在知道了攻打匈奴會對才建立的大漢王朝有巨大的威脅之後,果斷的選擇另一條出路讓大漢得以休養。
怎麼自己的後人就沒有自己這能伸能屈的美好品德呢。
大丈夫能屈能伸又不是什麼讓人笑話的事!
劉邦懷揣著納悶和冷意繼續聽著。
【公元前104年,劉徹命李廣利率兵十萬,西征大宛國,這一仗打了近三年,漢軍喪失大半,或寶馬三千而還。
公元前103年,趙破奴率領兩萬騎兵攻打匈奴左賢王,全軍覆沒,趙破奴被俘,此後漢朝與匈奴的數次大戰皆不利而還。
之後,晚年的漢武帝對陣匈奴的戰爭大多數以失敗告終。】
這個叫李廣利和趙破奴的人又是哪個?
劉徹就鬱悶了。
這前面有多讓人熱血沸騰後面就有多讓人憋屈。
可是,為什麼前面的就是勝多呢。
難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