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散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曹操不再迂腐了,三國秘事,寰宇散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嵩最後說的那句話,令曹操呆坐良久、回味無窮。

如果他說下一步該怎麼做,曹操或許不用考慮太多,只要死心塌地地跟著董卓就可以了。

可他說的是今後該怎麼做,這就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了。

曹操仔細地回想著父親整晚跟自己說的話,希望能從裡面找到答案。

一直以來,曹操的印象當中,同時也受周圍的人影響,都覺得董卓是一個大逆不道的亂臣賊子。

擅自廢立皇帝,又欺負皇帝年幼,將其視為掌中玩物,口銜天憲、禍亂朝綱、橫行霸道、濫殺無辜,實在是大漢的罪魁禍首。

可平心而論,在董卓亂政之前,漢室也沒好到哪裡去啊!

先帝終日沉浸在溫柔鄉中不理朝政,大興土木、賣官鬻爵、外戚專權、宦官亂政,導致哀鴻遍野、民不聊生。

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最後終於爆發了黃巾起義。

後來黃巾起義是鎮壓下去了,可天下百姓卻十室九空,無數人在戰爭中喪失性命。

又由於家家戶戶的壯丁都被抓去服兵役,導致赤地千里、餓殍遍野。

以何進為首的外戚與宦官集團明爭暗鬥,最終兩敗俱傷、慘淡收場。

就算董卓不入京,何太后一個婦道人家臨朝聽政,也不可能力挽狂瀾於既倒。

如此看來,這天下大亂還真怪不到董卓頭上。

曹操回想著父親對時局的看法,不難確定在父親眼中,董卓並不能算一個惡人,充其量不是一個好人。

皇帝只是個不諳世事的孩子,自己能理政嗎?

既然不能理政,就得找別人輔政。

既然得找別人輔政,就不能說別人亂政。

董卓只不過是把握住時機,當了輔政的那個人。

即便沒有他,也必然要有別人輔政,而不是專政、亂政。

袁紹也好,袁術也罷,哪一個不是道貌岸然的偽君子?

自己對他們太瞭解了,如果把他們放在董卓的位置上,很可能還不如董卓呢!

起碼董卓入京之後,是重用讀書人的,對那些背叛他的人也採取了既往不咎的態度。

殺一些人又怎麼了?誰上位不得建立威望、剷除異己?否則如何殺一儆百?如何以儆效尤?

曹嵩對曹操口中的正道不以為然,甚至忍俊不禁,給曹操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讓他重新思考到底什麼才是正道。

孟子曾經說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董卓現在是朝廷的丞相,這就是正道。

其他人即便再怎麼有理,起兵討伐當朝丞相也是反賊。

至於朝廷那些陽奉陰違的文武百官,更是令人作嘔。

要麼你就真刀真槍地造反,要麼你就死心塌地地臣服。

當面一套、背後一套,與小人何異?

還有一些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他們有些文人風骨,不去迎合董卓,但卻腹誹心謗,背地裡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品頭評足、議論紛紛,卻又拿董卓毫無辦法,只是徒增煩惱、徒嘆奈何。

如此看來,仁義道德只是弱者的無病呻吟。

竊鉤者誅,竊國者侯。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以目前的形勢來看,董卓無疑是勝者,是朝廷的正義之師。

即便再有人舉兵造反,也是名不正、言不順。

況且以西涼軍的實力,其他跳樑小醜短期之內根本成不了什麼氣候。

想到這裡,曹操覺得父親難怪在官場上行走多年遊刃有餘,原來早將這一切紛擾迷霧看得十分通透。

以前的自己實在是太迂腐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好男兒留什麼辮馬仲英

三頭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