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廩實而知禮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章 彷徨,新戰國七雄,倉廩實而知禮節,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後方傳來:“郡王何必憂心,依我看,眼下的局勢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後路斷了,便再打通就是了。這些年來,膽敢反抗我八旗天兵的,哪個不是被反手鎮壓了,怕他作甚。想當年,先皇那會,大軍數次入關,從無後路可言,縱橫數省,誰人敢攔?如今我等大軍十餘萬,直接碾過去就是了。”
眾人尋聲望去,原來是後排的固山額真伊爾德。
這個滿臉橫肉五大三粗的猛將表裡如一,是個肌肉大過腦子的主,眼看前排的主將一個個都跟喪氣公雞一樣垂頭不語,忍不住放出豪言。
在這個武勳王揚古利的族侄看來,只要是漢人的軍隊,便都不打緊。
自少年從軍以來,跟著先皇攻北京、兵進大淩河、包圍錦州城、擊破洪承疇,入關後破南京、敗黃得功、討金聲桓,也就是從尼堪徵湖南受了些挫折。
但在伊爾德看來,那也是李定國不講武德使詐所致。但凡面對面對攻,滿洲大兵怕過誰來?
多年來的順風順水,讓太多的八旗大爺們自覺高人一等,彷彿天兵以一當十戰無不勝乃是理所當然一般,全然忘記了當年女真未興之時是如何為明軍所鄙。
在大明的戰功條例上,兩個女真韃子的腦袋才能比得上一個蒙古韃子。
後來康麻子也是被這種情緒所影響,完全不把吳三桂放在眼裡,明明多等兩年,平西王嗝屁了就能順風順水解決的事情,非要亟不可待地削藩,結果折騰了八年之久,損失慘重不說,戰無不勝的八旗兵也在正面交鋒的時候出了大丑。
好在這事也給滿清皇帝們提了醒,讓他們越加重視八旗軍隊建設,加上有準格爾這個鯰魚督促著,八旗兵的戰鬥確實也維持了相當長的時間,到乾隆時期仍然有少數精銳營頭稱得上善戰。
這等成績在歷朝歷代也不算差了。大唐府兵也不見得就比八旗兵戰力維持的時間更長,至於明堡宗領導下的大明軍戶兵就更不用說了。
只是後來唐、明都見機轉型,一個依靠藩鎮兵,一個改成營兵,都煥發了第二春。而大清嘛,以小制大,沒得選擇,只能繼續依靠八旗子弟。
深宮中的皇帝不通軍事,沙場上的廝殺漢頭腦簡單,前排坐著的各位卻不一樣。
他們哪一個不是獨當一面多年的宿將,誰不知道這打仗行不行,關鍵在哪裡。
什麼“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我還“大明不滿餉,滿餉戰必勝”呢。
嚴格的訓練,良好的裝備,公正的待遇,這才是一支軍隊強大與否的關鍵。而這一切,都需要充足的後勤保障。
天命汗起事那會,女真也未必有多強。就赫圖阿拉那窮山惡水,能提供多麼充足的物資保障?
努爾哈赤的六萬丁中身強體壯的也沒有多少,但架不住明軍更拉垮。
在連續佔領了遼陽、瀋陽大片膏腴之地後,八旗新生代們便得到了充足的營養,身體素質大大提升,能夠經得起更高強度的操練,裝備水平也上去了,戰鬥力突飛猛進。
歷朝歷代都是如此,初起事時看上去戰無不勝,似乎這時才是最強大的階段。
的確,公司創業初期總是最有激情,但要說最強大的時候,卻是激情尚未消散而後勤保障水平達到頂峰之時。
所以說皇太極、順治階段的清軍要比努爾哈赤時期強太多了。但是現在這支巔峰期的清軍卻遇上了無解的大麻煩。
伊爾德在後面豪言壯語,前面坐著的諸位大佬卻都懶得搭理這粗貨。當年五次入關是什麼光景?
明軍將無戰意、士無戰心,吊在清軍屁股後面吃灰的明軍飯都吃不飽,反倒是外線作戰的後金強盜集團一個個吃的肚圓。
便是偶有少量精銳的能戰之兵也不怕,入關大軍有騎兵之利,甩開便是。有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