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廩實而知禮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章 奏對,新戰國七雄,倉廩實而知禮節,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跨時代的農業水平比較起來相當複雜,畢竟秦代與清代每畝地大小不一樣,北方最主要的農作物也由粟米變成了小麥,兩種莊稼的脫殼率、含水率都大不相同。
但毫無疑問,一千八百年後的種植技術要遙遙領先。
冬小麥、棉花、番薯、玉米等各種新式農作物的出現,筒車、曲轅犁等農業生產工具的發明,堆肥技術的越加完善,兩年三熟種植技術的普及,讓大秦農業部官員們見識到了什麼是古代精耕細作農業生產的巔峰。
葡萄、石榴、西瓜、黃瓜、辣椒、土豆、花生、各種新式蔬菜水果讓人目不暇接。治粟內史像是老鼠掉進了米缸裡,興奮的幾天睡不著覺。
想想看,把這些新品種新技術引入大秦,會發生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過這些蔬果先不提,最要緊的是先奏明陛下,從這邊多徵調些擅長種糧的農戶,手把手地教大秦農民種地。
等過個十年二十年,新品種、新技術在全國普及後,單單就糧食產量而言,提高個三成甚至五成都不在話下。畝產量怕是還要勝過這邊不少。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但是明顯大秦這邊的溫度是明顯高於清代的。
古人雖然不曉得積溫的概念,但治粟內史作為農業方面的專業人才,對於適宜溫度對農業產量的重要性還是有清醒的認識的。
這邊可以普及兩年三熟,那大秦的土地上是不是可以嘗試一年兩熟?再加上大秦完善的水利設施,簡直就是要起飛的節奏啊。
噢,對了,這還只是大面積普及北方農作物的情況下。南方水稻畝產量的提升才叫誇張,清代畝產是秦代的三倍多。
三倍多啊,怪不得南方人口數量會遠遠超過北方,這都是有深刻的經濟基礎的啊。
可惜,秦國南疆大部分地方都是人煙稀少的蠻荒之地,就是想大力推廣優質水稻也不是短期內能辦到的事情。
不過無妨,單單北地作物的推廣,便足以使大秦再也不需要為軍隊糧草供給問題發愁。
除了這些,再種些棉花之類的重要經濟作物,為在外征戰的好兒郎們製作保暖衣物。
有這麼大的功勞傍身,自己的爵位是不是也能往上提一提?說不定還能像丞相、武成侯一般,回首仍是少年?
想著想著,站在臨時宮門外等著始皇帝召見的治粟內史都忍不住流下了口水,又再次焦急地探了探頭,合計著一會兒該怎麼向陛下彙報工作,爭取支援。
始皇帝這會兒正在臨時“行宮”--原陝西北院巡撫衙門接見這次會戰的大功臣王翦。
對於這個簡陋的臨時住所,祖龍是相當不滿意的。
先不說建築風格、屋內佈局,但是這規模上就透著一股子小家子氣,讓習慣了寬敞大氣的始皇帝很不適應。
自唐以降,西安已經沒落了七百多年,又經歷明末戰火,僅有還算湊合的秦王府也變成了滿城,木料磚石被拆,損毀得不像樣子。
當然,就算是秦王府仍在,估計也入不了始皇帝的法眼。
這並不是因為始皇帝多麼喜歡大興土木,而是由於巨木資源的匱乏,明清的建築,跟秦代比起來確實是差了不少。
唐代的永珍神宮,“鐵鳳入雲,金龍隱霧”,“去都百餘里外,遙望見之”,李白作賦曰:“穹崇明堂,倚天開兮”,何其雄偉壯麗。其支撐的主木周長十五米。
可惜,如此神蹟,卻毀於安史之亂。到了清代,太和殿失火,重新修復後,柱子只能用松木拼接而成。
從唐以降,承重的斗拱尺寸不斷縮水。到明清時期,乾脆退化成純裝飾性的成分。
梁思成將斗拱功能喪失的原因歸咎於美學上的墮落。但實際上,華北乃至全國的森林資源枯竭,才是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