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廩實而知禮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章 草原二,新戰國七雄,倉廩實而知禮節,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年年下來,家底單薄的愈發難過,而權貴富豪們則趁機為大家排憂解難,什麼九出十三歸、利滾利,條件優厚之讓人無語凝噎,與之相比,二十一世紀放高利貸的黑社會團伙們簡直如同聖徒一般。
總而言之,到了別乞赤這一代,地沒了。可憐的草原漢子只能學著漢人鄉親們,去給權貴老爺做工混口飯吃。
什麼,你說蒙古乃是一等人,打死漢人只需要賠一頭驢,怎麼可能去做這等下賤事。
不好意思,別乞赤連一頭驢都沒有,如果真失手打死個漢兒,也只能抵命了。
高高在上的千戶萬戶老爺們才不在乎你是蒙古人還是漢人。
你要是勤勤懇懇種田,打出更多的糧食,讓老爺的府庫更充實些,便是卑賤的漢人,老爺們一樣會賞你幾根啃了一半的肉骨頭,讓你有機會打打牙祭。
你要是把老爺的田產打理得一塌糊塗,就算是蒙古本家,也少不得一頓鞭子伺候,讓你好好擱床上休息一段時日。
女真人從白山黑水跳出來不過幾十年,“招討司女直人戶或擷野菜以濟艱食,而軍中舊籍馬死則一村均錢補買,往往鬻妻子、賣耕牛以備之。”
這可是大定五年的事,離滅亡北宋不過區區三十多年。
同樣的,“蒙古軍在山東、河南者,往戍甘肅,跋涉萬里,裝具鞍馬之資,皆其自辦,每行必篙田產,甚則賣妻子。戍者未歸,代者當發,前後相仍,困苦日甚。”
大元尚未立國時,就有活不下去難逃的蒙古人投奔金國或者南宋。
不過此時有金國和南宋兩個大血包,還可以時不時去打劫西邊,便是底層軍戶也大都能搶到點東西,日子不至於太難過。
等天下抵定,忽必烈還接著東征西討,什麼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島國人,愛好在雨林裡玩偷襲的安南人,喜歡割人腰子的八百媳婦,甚至赤道那邊的爪哇人,忽大爺都得過去插一腳。
外邊打著,自家人也不消停。東道諸王造反、海都叛亂,這一場場仗打下來,得撒多少錢。
最重要的是,這些都是些偏僻地方,榨不出油水啊。
這可苦了軍戶們了,自備馬匹武器,來回白忙活,花了那麼多錢,一點好處撈不到,全是虧本生意。
底層軍戶開啟大規模破產之路。
元世祖為了籌措軍費,只能玩換鈔,玩通脹。
等忽大爺駕鶴西遊之後,子孫們又接著玩了兩次換鈔,換到鈔票成了擦屁股紙。
然後就是看上去無比強大的四十萬大軍在高郵城下碰了個頭破血流。自此元廷威信掃地,各地義軍蜂擁而起。
此時此刻,離蒙元吃掉滅宋的紅利尚不到二十年,雖然世祖皇帝窮兵黷武了些,但是底子尚且厚實,普通小卒們還沒有被折騰到無路可走的地步。
不像後來,堂堂蒙古軍戶都開始造大元的反,去吃老朱家的飯,一如日後的明軍投奔皇太極。
很不幸,別乞赤家便是趕上了軍戶破產的第一波潮流。
祖父跟老爹都是粗漢子,掙錢無方,花錢沒數,又趕上萬裡遠征,只得賣地籌款。
等到老爹兩腿一蹬魂歸草原,可憐的別乞赤同志就只能給千戶家種地餵馬維持生計了。
可汗大點兵,小卒忙張羅。不管多麼貧窮困苦,為大元皇帝分憂總是分內之事。
為了湊齊出徵費用,別乞赤典賣最後一點家當,又將兄長去世後留下的寡婦賣給一個漢人富戶為奴,總算是湊齊了盤纏,騎著瘦弱的馬匹,拿著勉強能用的鐵刀長矛千里迢迢奔赴上都。
不管前期的準備工作是多麼地讓人不愉快,能有這麼個出征機會,別乞赤還是非常樂意的。
在河南軍府裡有什麼前途,不過是日復一日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