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廩實而知禮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章 村民李有福,新戰國七雄,倉廩實而知禮節,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一六五九年,清順治十六年正月,陝西藍田小寨,村民李有福身上裹著略顯單薄的棉衣,手持柴刀,在冬日的嚴寒中,於雲臺山林間穿行。

李有福是個勤快漢子,如今是農閒時分,又僥倖沒有服徭役,閒不住的他便來砍些柴薪燒炭,賣些錢財也好給扯幾尺布給婆娘孩兒制身衣服。

說起這個,真得好好感謝舉人黃老爺。要不是黃老爺看自己平日裡勤懇老實,挑丁的時候把自己漏過去,指不定這冬閒的時候就被官老爺們拉去服徭役了。

前朝一條鞭法施行以來,從先秦時期開始的徭役制度就徹底廢除了。以後官府再要修路挖渠,或者往邊疆輸糧之類的活計就得出錢僱傭了。

然而這只是名義上的,這政策的執行嘛,總是會偏離制定者的期望。

所謂“鞭外有鞭”,官老爺們找些農閒的莊稼漢來免費勞動,省下些錢糧充作“辦公經費”難道不香嗎?

小民又如何敢忤逆老爺們的意思?若是膽敢提意見,來來來,看看這雙36碼的鞋子穿在你42碼的腳上合適不合適?

黃老爺是李有福的東家,是藍田縣有名的大戶,附近幾個村子都有人佃黃老爺的地。

黃老爺具體叫什麼李有福也不知道,反正他們家打從爺爺那輩兒起就給黃老爺家做佃戶。

佃戶苦啊,從年頭忙到年尾,交了賦稅租子,剩下的連吃飽飯都不夠。打李有福記事起,每天就只覺得肚子餓。

李有福有時候也在想,這到底是為什麼?為啥終日辛苦不得飽食。是大傢伙不夠勤快嗎?那不能啊,莊稼人,但凡懶一點的早就餓死了。

是租子太高了嗎?好像也不對。好多流民想有塊地種都沒機會。

黃老爺那是看在老李家三代人勤勤懇懇的份上才沒把這塊地佃給別人,要知道可是有大把的人願意在現在的租子上再多交個一成半成,只求黃老爺能賞塊地。

那就是賦稅太高了。這事,都怪那些個反賊。要不是那些反賊到處生事,皇上也不至於把賦稅調高那麼多。

大明正稅三十稅一,但實際上各種雜稅、攤派,加一塊足有兩成往上。加徵三餉後就更讓人難以承受了。

聽父親說,爺爺早年的時候,交的稅可少多了,遇到好年景,能吃大半年的飽飯。多幸福的日子啊。唉,不過聽說那些反賊也挺慘的。

當年陝北鬧饑荒,大家都活不下去了,黃老爺說什麼“折骨而炊、易子而食”,李有福聽不太懂,但是他知道,那地,已經到了人吃人的地步了。

平心而論,要是李有福到了這一步,他也一定會反。但是當陝北群寇到處點燃烽煙時,他只覺得憤恨。

就是你們這幫混蛋,讓朝廷增稅,害得勞資打小吃不飽飯。黃老爺也說了,都是這幫反賊,這些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攪得天下不得安生。

好在藍田這邊靠近省城,有重兵鎮守,賊人大部不敢來襲,只是偶爾聽說南邊商洛山中有流賊剪徑,殺人越貨,致使道路不通。

隨著反賊越鬧越兇,大家的日子也越來越難過。

終於,在一個寒夜,連個囫圇被褥都沒有的家裡,娘凍死了。過了不久,爹生了病,看不起郎中,為了不連累家人,跳了水。都是那些反賊害得,李有福恨他們。

然後到了崇禎十六年,反賊竟然到了藍田,連西安省城都給佔了。

李有福記得,那天黃老爺領著大傢伙,一改往日裡的咒罵模樣,提前準備好米麵酒肉和布匹草料,滿臉笑容地歡迎闖王的大軍。

再後來,李有福聽人說黃老爺去西安求官,卻不知怎地,氣急敗壞地回來,破口大罵。然後佃戶們便傳開了,闖王有旨,三年免糧免租。

黃老爺下了封口令,嚴禁大傢伙瞎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新戰國七雄

倉廩實而知禮節

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

無益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