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廩實而知禮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章 寧遠之戰一,新戰國七雄,倉廩實而知禮節,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二東征高句麗那會,遼西走廊還沒有形成,日後的秦皇島一帶還是大片的沼澤地。為了避開泥淖,唐軍只能繞路而行,很是不便。

到了17世紀,這片沼澤已經變成了硬實的泥土地,行軍甚是方便。

自山海關到寧遠城不過二百多里路,數日間唐軍便已趕到。沿途還路過吳三桂所部曾經駐軍的據點,卻都已經廢棄。

不得不說,遼西走廊一線真的挺適合防禦,左燕山,右大海,狹長的一條線,大軍無法充分鋪展開來,有一員上將把守,任他如何強橫也難自此入關。

昔日吳長伯就乾的不錯,到了崇禎十六年明軍主力盡墨,士氣低落的情況下,還讓濟爾哈朗率領的後金大軍碰了一鼻子灰。

要不是李自成沒有及時把屁股挪到地主士紳一邊來,八旗兵就是等到天荒地老,也別想踏進山海關。

現在遼西走廊被設定為爭奪區,唐清兩國自然各有盤算。

從大唐的角度出發,要是能把前線推進到錦州附近,日後兩國交鋒,便可直取盛京;對大清來說遼西走廊的重要性更不用提了,誰敢冒這麼大風險把自己老巢暴露在近在咫尺的敵軍兵峰之下。所以這塊要地,玄燁是斷斷不會讓出來的。

這不,聽聞唐軍大軍逼近寧遠,才剛剛結束一場大戰的聖祖皇帝領著兒郎們南向救援。

康熙皇帝在盛京還沒呆幾天,便聽到元軍大舉入寇卓索圖、哲里木盟諸旗的訊息,這一片同樣屬於緩衝區。

在忽必烈看來,既然是蒙古人的地盤,自然應當歸大元統轄;而對大清而言,這一帶的科爾沁諸部,根本就是大清國的腹心之地,一旦為大元所有,從科爾沁左翼後旗出發直撲盛京,旦夕可至,比從錦州還要方便許多,到時候康熙怕是連睡覺都不踏實。

於是不出意外,非漢族帝王中最有名的兩位在科爾沁草原大戰一場。

戰前麻子哥還頗為緊張,畢竟蒙古鐵騎可謂威名赫赫,論國土面積,亙古以來沒有哪個王朝能跟大元相比。這等威壓天下的雄兵,三十年沒打過大仗的八旗健兒們可是對手?

結果卻是讓人大跌眼鏡。面對清軍火槍大炮編織成的火雨,元軍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

蒙元漢軍步兵擺好陣勢,尚未推到五十步內,密集的陣型便被遠端火力打出一個個大豁口;色目騎兵的衝鋒被猛烈的炮火攪的粉碎;斷後的蒙古重騎在清國火槍騎兵的轟擊下損失慘重。

元軍一路潰退數百里,到了仙人劃定的邊界內兀自驚魂未定,生怕八旗兵追過來。

輕鬆擊敗黃金家族第三代扛把子之後,聖祖皇帝信心爆棚,原來自己已經強到了這份地步了嗎?我大清果然天下無敵啊。

還沒來得及消化喜悅的心情,就被南邊傳來的訊息抽了個大耳刮子。

京師八旗盡墨,老太太一把年紀成了人家的俘虜,連五歲的“自己”也不知所蹤。然後沒多久李世民這廝猶不知足,大舉出關,看架勢還想把戰線推進到錦州一帶。

簡直是叔可忍,嬸不可忍。堂堂康熙大帝豈是個怕事的,當即便領著清軍主力南下,欲與唐軍會獵於寧遠。

寧遠城南,十萬唐軍匯聚於此,旌旗如林、刀槍如海。

對面的清軍也不甘示弱,龐大的營地從燕山一直到渤海,再向北綿延開去,論規模較之唐軍更勝三分。

小模山,唐軍帥帳所在,御駕親征的李二一邊在地圖上搜尋戰略要地一邊聽著尉遲敬德的彙報。

“這兩日的斥候戰,兒郎們損失不小。戰歿重傷百五十人,輕傷者亦不下此數。”

正在地圖上劃線的炭筆一頓,李世民起身驚訝問到:“怎會如此之多。”

遼西走廊一帶地勢褊狹,不大的空間擠不下太多的塘騎,雙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新戰國七雄

倉廩實而知禮節

三國之召喚梁山好漢

無益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