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薇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輾轉思 第239節,輾轉思,八月薇妮,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寧肯去扶持燕王。
如今聽皇帝把話說明白,皇后心頭不免一寬。
而皇帝沒有計較她在危急之後跟燕王篡逆之舉,已經是格外開恩了,恐怕還是看在死去的孝安太子面上。
一想到這個,又悲從中來,大哭一場,卻也釋懷。
所以,就連皇后,也不再反對。
皇帝替李絕想的極為周到,他其實完全可以在李絕繼位後,讓他去處置那些逆臣。
但如果那樣做,新帝繼位第一件事就是殺戮,未免不祥,也不利於籠絡安撫人心。
所以皇帝在發上諭退位之前,先一步將跟燕王篡逆的朝臣們盡數拿下。
該殺的殺了,至於赦免之類,則是新帝的恩典。
不過,其中有一位,卻最為棘手。
那就是庾鳳臣。
庾約本來“乾乾淨淨”,但偏偏是在那天,他好像親自拱手把個明顯篡逆的罪證送到跟前。
——那就是京內調動的五千軍馬。
庾約雖是京畿二十三縣的總軍司,但京城內的兵力調動,非同小可,每一次的呼叫,必須要經過皇帝批示。
如果擅自調撥,視同謀逆。
偏偏是在燕王跟李絕對上那天,有人拿著庾約的手令,去調動了兵馬。
所以庾約在進宮路上聽人稟告,才會那麼震驚。
因為這命令,不是他下的,甚至甘泉都不知道。
當天,去往國公府的大理寺跟御史臺的人,便是因為此事而封鎖了國公府。
只是庾約的身份畢竟非同一般,要動他,也要掂量掂量他手底二十三縣的兵馬之穩定局面。
而且在燕王宮變的時候,他也不在現場,所以暫時只是將他羈押,配合審訊,並沒有就進一步動作。
那天,大理寺跟御史臺封住國公府後,訊息再也壓不住,裡頭的老太君終究知道了,女眷們甚是慌張。
庾軒著急返回,跟在府內坐鎮的御史臺和大理寺的大人們交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