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閃電之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河底揀寶,尋寶神瞳,以閃電之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秘宮研究透了也可以直接退休了。”
“我倒是認為哪怕不是成吉思汗秘藏,但只要是元朝蒙古帝國某位帝王的陵墓,那意義也非常重大。畢竟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找到過任何一個蒙古帝國皇族的真正陵墓。”
諸位考古專家七嘴八舌的議論起來。
他們說的都對,李墨不參與他們的討論,他默默的填飽著肚子。
秦雅麗其實晚上就到了滿洲里,只是沒有驚動李墨他們,第二天一大早李墨就接到了她的電話,這才知道不但她到了,還有各級官方的負責人,今天官方的代表不少,可見對這李墨這次的發現特別重視。
“小墨,一起去吃早飯。”
柳川慶在走廊裡碰到李墨,喊他一起吃飯。
“秦姑姑到了,我去見她一面。”
“那行,我和司馬教授先去餐廳吃早飯。”
李墨和秦雅麗單獨聊了十幾分鍾,等分開後他才微微嘆口氣,內蒙官方的那幫人是不是想多了,自己根本就無意和誰結仇,更是從來沒想過要找誰的大麻煩。
“老闆,官方的代表想要見您一面,你看?”
剃頭走到他身邊小聲問道。
“肯定要見他們一面的,不見的話,他們也不放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div>
貝爾湖附近發現地下寶藏的訊息已經引爆全網,尤其是官方渠道釋出了很多現場的照片,看到那被圍起來的巨大草地區域,很多人就已經在琢磨那個地下秘宮規模大的是不是大的有點過分?
不管外界是怎麼討論的,李墨無暇去管,他和師父柳川慶,老朋友司馬浩天已經站到河邊,三人換上了靴子,準備下去。有一部分專家已經在做探測前的準備工作,剩下的專家則圍過來看著李墨他們將會在河底尋找到什麼寶物。
在一旁,現場直播已經開啟,記者在簡單的介紹著現場情況,還採訪了兩個圍觀的考古專家,當然他們什麼都清楚,說的也都是場面上的話。
李墨下到河底,河底鋪滿了大大小小的小鵝卵石,他不再囉嗦,直接揮舞著手中的鏟子。
一鏟子帶著許多鵝卵石翻上來,然後他蹲下在石子中翻了翻,從裡面揀出一個類似釵子狀的東西,有點變形。一個軍人把裝滿水的桶放到他身邊,李墨將手中滿身覆蓋著淤泥的釵子放入水桶中不斷擺弄著,等他拿出來時,圍觀的人群中頓時想起歡呼聲。真是沒想到李墨隨便一鏟子下去就能挖到一件鑲綠松石金釵,不知道那件金釵是哪個朝代的。
“司馬教授,你看看這件鑲綠松石金釵。”
司馬浩天接過金釵仔細看看點評說道:“綠松石的使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在殷商,秦漢時期各種首飾上運用的較廣泛,一直到唐朝,綠松石不再作為主流裝飾,只是零星的運用。唐以後,綠松石基本退出了歷史舞臺,反而那些金銀,寶石等運用的越來越多。不過在很多少數民族,綠松石的運用率依舊很高。”
“這件綠松石金釵從款式造型來看,有點秦漢遺風。”
司馬浩天說完遞給柳川慶,他也翻看幾遍點頭說道:“我認同司馬教授的鑑定,差不多是秦漢時期的金釵飾品。”
這是李墨第一鏟弄上來的文物,站在岸上的諸位專家都一一的看了遍。
“師父,司馬教授,那我們就三個方向進行唄。”
“行。”
柳川慶和司馬浩天可沒有李墨的暴力,一鏟子直接下去,他們可是生怕不小心碰壞了什麼珍貴文物而犯下大錯。至於李墨那個無法無天的行為,似乎也沒人去找他的茬。
李墨第二剷下去,再次翻出來,從其中揀出一件手鐲形狀的東西,用水桶裡的水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