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閃電之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新的構思,尋寶神瞳,以閃電之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宋沉船大概長一百四十米,寬大概十五米,深大概八米,是一艘用柚木打造的商船,目前整個船體儲存的比較完整,別的不說,光是把那艘柚木船打撈上來經過修復後,那都價值連城。”
“其他的資料目前得到的還不完整,我個人預計北宋時期的瓷器大約能有八萬件左右,亞洲象牙約千根左右,還有無數的珍珠,蜜蠟,珍貴的玉石等等。總之我找到的那艘北宋沉船上的寶物比起國家考古打撈上來的南海一號和南海二號都要多。”
柳川慶和宋師至聽到這裡也沒什麼大的反應,這次尋到的寶藏只是在海洋中而已,除了數量上有點逆天外,其他的也沒什麼。
“師父,師公,你們沒什麼想法?”
“我們應該有什麼想法嗎?”柳川慶反問道,然後看看他,“那打撈時間確定了嗎?”
“還沒有,主要是新的海洋考古基地和北宋沉船博物館選址還沒確定下來。官方最中意的是鎮地,畢竟那邊也是一個港口城市。只是有人暗中動了腦筋,想要在這事上撈上一筆,所以後期的規劃徵地之類的會比較麻煩。我是硬著頭皮頂上去的,這次趁著颱風過境返回陸地的機會去鎮地一趟,和那邊地方上的負責人見一面談談。”
李墨一邊吃著葡萄,一邊說著回來的原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div>
“如果地方上不配合那的確麻煩,萬一徵地不順,官方的手段再強烈點,那十有八九可能引起很不好的負面影響,你可能就會背鍋,成為冤大頭。去見一面也好,實在談不攏的話就另選地方。沿海城市這麼多,難道非鎮地不可嗎?我們魔都也是個港口城市,你出身魔都,按理說應該為老家做點貢獻才對。再說了,要是真能把北宋沉船博物館落在魔都,以這邊的經濟實力還能讓你吃虧?”
宋師至卻微微搖頭:“你不懂,國家這麼選擇肯定是從經濟發展大局考慮的,否則怎麼不選擇北方的一些港口城市?”
李墨朝他豎起大拇指:“還是師公英明,一猜就中。不過聽師父這麼一說,我還真沒想到這點。當初我在京都燕郊那邊開設博物館,然後一座接一座的籌建,燕郊規模越來越大,行政規格越來越高,直到形成如今的燕都城。按照這個思路的話,我根本不需要和鎮地那邊的官方合作,而是重新開建立一座新興的城市。”
“到時候和燕都城一北一南相互呼應,也是一樁流傳千古的美談。”
李墨越想越覺得這個主意真的太合自己的口味了,只是有想法是一回事,但要實施起來估計是困難重重。
柳川慶和宋師至對望一眼,這孩子想法還有點逆天,居然還想再憑一己之力重建一座新興城市,這無疑是癩蛤蟆打哈奇,口氣太大了。
“小墨,一座北宋沉船就算寶藏再怎麼豐富,和建成一座新興城市的目標也相差的太遠太遠。你別忘記了,如今的燕都城總共有多少座博物館,擁有多少件古董,耗費了多少的資金才形成現在的格局。”
柳川慶正正臉色說道,在這事上可不能一時的莽撞。
“誰說我才找到一艘北宋沉船?”
李墨下意識的回一句。
“不會吧,難道你已經找到第二艘沉船了?”
宋師至這會有點坐不住了,這海洋尋寶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國家花了三十年的時間才先後找到兩艘沉船,難道他出海十天就找到了兩艘?
“誰說我只找到兩艘的?”李墨這會反應過來,看看一屋子看著自己的人,忙笑道,“目前我已經找到三艘沉船,第一艘是北宋沉船,官方已經知曉。第二艘是明中期時候的沉船,是從海外前往大明朝進行貿易的外國商船。第三艘是二戰末期一艘鋼鐵巨獸沉船。後面兩艘沉船我還沒跟官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