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閃電之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準備,尋寶神瞳,以閃電之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個世紀二九年年底在京都周口店龍骨山上,華夏古人類學家首次發現了完整的,距今五十萬年的猿人頭蓋骨。到了三六年,另外三個完整的猿人頭蓋骨和一個完整的人類下頜骨又相繼在周口店被挖掘出來。
後來二戰爆發,考古工作被迫中斷,到了四一年十二月份,京都人頭蓋骨化石下落不明。這是京都人頭蓋骨化石從出世到失蹤的一個大致時間節點。
後來很多專家也都研究過各種傳說訊息,在津門,京都和秦皇島地區也曾經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去尋找,但都沒有絲毫結果。李墨根據線索推測要麼落入在島國人手中,要麼就沉入海中,而且就在南海一帶。
當年國家耗費數億進行海洋考古,打撈出一號沉船,其主要目的就是衝那個京都人頭蓋骨化石去的,結果還是沒有收穫。李墨啟動海洋考古,也是想在退隱前看能不能找到那四個完整的京都人頭蓋骨化石。
周所長對京都人頭蓋骨化石那是相當清楚的,他愣了好一會兒才突然伸手抓住李墨的雙手,重重的握了握說道:“李院士,只要能找到京都人頭蓋骨化石,我這一身老骨頭就交給你安排,你一句話,上刀山下油鍋我絕對不皺一下眉頭。”
“周所長,你這麼說我壓力好大的。”李墨感受到了他內心的那種激動和迫切,他們做海洋考古的,李墨之前籌建了海洋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可是讓他們忙了好幾年,在國際海洋古生物化石的研究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如果能夠跟著李墨再次進行海洋考古,不管能不能找到京都人頭蓋骨化石,至少他們還能在這把年紀再發光發熱下。
“李墨,你稍坐下,我去通知已經到崗的和沒到崗的,大家一起開個會討論下細節。”
“周所長,對於海洋考古我不熟悉,可能今天會耽誤大家很長時間。這樣好了,中午我來點餐,大家一邊吃一邊聊。”
“哈哈哈,吃不吃飯無所謂,那幫人聊起專業上的事情一個比一個有精神,肚子餓了也不會放在心上。不過你是大財主,今天中午就蹭你一頓飯,共有二十三個人,不過重油重辣的點上一兩道菜就行。”
“明白。”
周所長出門後,李墨就把電話打給了李言新,讓他幫忙弄好各種口味的菜直接送到海洋考古研究所。
一聽是李墨到了,已經在崗的工作人員都紛紛帶著茶杯走進會議室。陳秘書見他和周所長已經熟悉,就打個招呼先走了。周所長帶著他走進巨大的會議室,那些正在交頭接耳聊天的專家紛紛起身。
“李院士你好。”
“李院士好。”
李墨連忙伸手和諸位專家一一握手,微微放低姿態。
“哈哈哈,大家都坐,李墨李院士我就不多介紹了,這幾年你們雖然沒見過他真人,但經常出沒人家的海洋古生物化石博物館做研究,對他的來歷很清楚了。”
周所長輕輕嗓子繼續說道:“這次李院士過來主要的目的就是向在座的諸位專家請教一番。”
“周所長,誰不知道李院士本身就是個考古專家,鑑寶專家,我們就是一幫做研究的,能有什麼可教給李院士的。”
其中一個六十歲左右的精瘦男人不解的問道。
“李院士想要啟動海洋考古專案,主要是為了尋找已經失蹤八十多年的京都人頭蓋骨化石。這海洋考古這方面,李院士並不擅長,所以今天才特意的過來和大家一起聊聊。”
尋找京都人頭蓋骨化石的訊息一出,在場的十多個專家都激動起來,他們頓時各抒己見。在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還有剛到研究所的專家陸續進入會議室。
“水下考古學是考古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是陸地田野考古向水域的延伸。它以人類水下文化遺產為研究物件,對淹沒於江河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