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閃電之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九十六章 倉庫藏寶,尋寶神瞳,以閃電之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根據不完全統計,華夏流失到米國的各種文物古董數量超過了一千七百萬,但米國各大博物館收藏的數量也就十分之一上下,剩餘的都隱藏在民間,或者被私人收藏,或者被當做了普通老物件隨意的放在某個地方。”
司馬浩天感慨不已,其他人也深有感觸,就在這個古董店裡居然都已經發現了十幾件華夏瓷器真品,還有二十多件玉器。
而李墨依舊還在一件件的挑選著。
“這十一件鑲金玉器看風格都很接近莫臥兒王朝,反正不是來自華夏,單獨打包。”
很快,金銀玉器區整理結束,李墨來到油畫字畫區,其中三幅油畫有點價值,指了指打包帶走。
“秦先生,快過來看看這三幅畫,好像是三皇御筆。”
三皇御筆?
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是指哪個三皇,李墨也有點疑惑,忙走過去看了看懸掛在牆上的三幅畫。
“這是康熙,雍正和乾隆的御筆,真是太意外了,在這家古董店裡竟然碰到了三皇御筆。”
李墨戴上手套,將三幅畫一一取下平鋪到櫃檯上。
“三幅畫沒有落款。”史蒂文半懂不懂的說道。
李墨瞄他一眼說道:“你以為皇帝寫什麼東西都和普通人一樣?普通人寫東西在最後會落款某某某筆。而皇帝沒有落款,只會在最後寫上’御筆’二字,然後蓋上寶璽。你們看這第一件書法作品,蓋的寶璽印章是:康熙宸翰,這個就是款識。還有第二件書法作品蓋的是:雍正宸翰,第三件書畫作品蓋的是:太上皇帝,還有個古稀天子印章。”
“秦先生,清朝三個皇帝的作品是不是很貴。”有人好奇的問道。
“這倒不是,康熙皇帝的這件書法在最後備註了一句話:仿董其昌書,就是說他寫的是仿照了明晚期大書法家董其昌作品,雖然筆法精妙,作品篇幅較小,以我對市場的瞭解也就價值五六十萬。”
“雍正皇帝的書法比他老子和兒子都要好,這幅作品筆畫雄健有力,剛猛,因為雍正皇帝的作品傳世極少,所以價格不會低於一千萬元。”
“至於乾隆皇帝的書畫作品,從寶璽印章來看,這是他禪讓皇位後在承德避暑山莊時所畫所寫,畫的是山莊繽紛的紅葉,畫的簡潔明練。乾隆皇帝的字畫從不賞人,所以拍賣行中少見,就這幅書畫作品至少也要兩千萬以上。”
古力史立刻笑道:“秦先生,光是這三皇御筆作品,你買下這間古董店就已經穩賺不賠了。”
“那是當然,小心打包吧。”
李墨讓司馬浩天來做,畢竟他是這方面的好手。自己又繼續看起其他的字畫,沒有幾步就呵了一聲:“這裡還有一幅八大山人的作品,不錯不錯。”
在這個區域總共發現三幅油畫藝術品,四幅華夏古董書畫作品,收穫滿滿。
最後的雜項區就沒什麼可看的,很多東西李墨也不明白是些什麼玩意。
“秦先生,那剩下的東西怎麼處理?”
史蒂文看看商鋪裡剩餘的東西,值錢的都已經被清點出來,剩餘的基本都是普通之物,或許金銀玉器區的那些黃金和玉器飾品還有點價值。
“東西先留著,等古董節結束後再把這家商鋪再轉讓出去。大家把東西都打包好後暫時先休息下,五月,大山,你們隨我去後面倉庫再看看。”
“是。”
古董商鋪後面有個門,推開後是一條走道,不但有休息睡覺的房間還有廚房和倉庫。倉庫鎖已經報廢,推門走進去後才發現倉庫的空間還是蠻大的,足有二十多平,除了放些日常常用到的包裝盒,膠帶等東西外,還有兩排鋼架和六個箱子。
架子上擺放的都是瓷器,器形各異。李墨從上面拿了一個筆筒,藉助頭頂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