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胖子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98章 赤鯶公,大唐風流小地主,吃貨胖子龍,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養魚的事情了。
華夏自古便有吃魚的習慣。
所謂鮮字,便是一半魚一半羊,謂之為鮮。
但因為捕撈技術的限制,古代吃魚可並不是容易的事情。《二十四孝》裡面甚至還有臥冰求鯉這樣的故事,可見吃魚並不容易。
《孟子·告子上》中的“魚和熊掌”的典故,便可知當時魚在華夏古人生活中的地位有多麼高,與熊掌齊平。
而且唐人酷愛吃魚,尤其喜歡生吃魚片。
後世日本的生魚片,其實就是從大唐學去的,“膾”就是指生魚片的做法。
大規模人工養殖魚,是唐宋以後開始的。
到了宋代,四大家魚的養殖才形成了規模與體系,當時將人工養魚稱為“種魚術”。
不過李忘憂想要“種魚”,卻是很麻煩,因為大唐沒有魚苗出售……
對此,李忘憂也只能高價向江上打漁的漁民收購各種捕撈上來的小魚,以及懷卵的魚放入稻田中。
他不挑魚的品種,漁民捕撈到什麼魚,他便要什麼,鯰魚、花鰱、白鰱、鯽魚、鯉魚、鱔魚都可。
李忘憂收魚的時候,老村正他們才搞明白,之前稻田裡面挖掘那麼多溝渠是做什麼。
“小郎,你這是想在稻田裡種魚?”
“不錯,便是如此。”
老村正一個勁搖頭:“這稻田中如何能種魚?這不怕魚把稻苗給吃了嗎?”
“不會的,老村正,你放心吧,這稻田裡種魚,還能提高產量。”李忘憂胸有成竹的回答道。
大唐民間此時尚不流行人工養魚,老村正對此也不瞭解,就沒有再多做糾纏。
不過老頭卻依舊覺得李忘憂是在胡鬧,稻田裡面養魚,聞所未聞啊。養魚也就算了,可李忘憂養鯉魚,就讓老村正又有意見了。
“可是你種別的魚也就罷了,怎麼還種這赤鯶公?這魚可不敢賣咧,官府抓住要打板子的。”
赤鯶公,便是鯉魚。
鯉與李同音,為了避諱,鯉魚在大唐被成為赤鯶公。
老村正的說法,李忘憂卻是一笑。說大唐販賣鯉魚,被官府捉住是要重責六十大板,這其實根本就是民間以訛傳訛,大唐律法並沒有這樣的規定。
唐代王維的《洛陽女兒行》就有寫,“良人玉勒乘驄馬,侍女金盤鱠鯉魚”,可見吃鯉魚在大唐並不犯法。
對於老村正的話,李忘憂只是嘿嘿一笑,這種事情也不便解釋,等以後鯉魚賣出去,他們便知道了。
稻田的事情忙乎完,縣城雞鴨商販們也趕著牛馬車,將李忘憂訂購的鴨子給送來了。
(未完待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