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小乖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節,然後下面沒有了,漁小乖乖,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尷尬了,五皇子對她不好,她也無處說理去。
據說五皇子妃是個颯爽的人,可惜五皇子偏愛一個從小跟著他一塊兒長大的宮女,如今五皇子妃一直未有身孕,倒是那宮女已經生養了個女兒了,也不知道五皇子妃的這份颯爽已經被耗去了多少。
除了五皇子妃和那宮女,五皇子身邊倒是沒有別的女人了,邊慈是第三個。別的成年的皇子都有兩位側妃,就五皇子沒有,是因為他想等那宮女生了兒子後就把她抬為側妃。這都是魯氏打聽來的。
到了日子,邊慈就按照皇子納側的規制入了皇子府。
邊靜玉雖和她不甚親密,但在前一日還是請了假,帶著沈怡一起回了安平侯府,陪邊慈吃了最後一頓在家的飯。他也像尋常兄長那樣說了幾句兄長該說的話,道:“日後若是有什麼不順心的,小打小鬧就算了,認著些虧不算是壞事。但若受了極大的委屈,也不要瞞著,找個機靈的人給我傳信。”
邊慈自是感激。她再傻,也明白孃家是一個女人終身的倚靠。
接連幾場喜事後,安平侯府裡頭的常駐人口就少了。好在還有三兒,這孩子不怕生,愛笑,誰逗他都會給個好臉,給大家帶來了諸多歡樂,倒是彌補了魯氏心裡的一些遺憾。安平侯用鬍子扎三兒,他也咯咯咯地樂,再沒有比三兒脾氣更好的孩子了。邊靜玉之前還嫌弟弟長得醜呢,結果現在卻愛得不行,用從沈怡那裡學來抱娃姿勢抱著三兒,對安平侯說:“父親,這孩子不如就給我和怡弟養吧。”
氣得安平侯想打人。
已經成了親的兒子就是潑出去的水,這兒子還想把散發著奶香的小兒子拐了?安平侯對門房說,瞧見邊靜玉領著沈怡回來,就立刻把門關死,決不能把他們放進來。當然,這只是一句玩笑話而已。
邊靜玉仍是做著他的翰林院修撰。皇上不召見他時,他就聽上司指派,做些整理文書、起草檔案等等的事,若是得閒,還能把翰林院裡的藏書一本本地看過去。沈怡則開始準備考舉人了。其實,沈怡既然已經被封了伯,就也是貴勳一層了,只要打點得當,直接當官也是可以的。但他如今在民間有著極好的名聲,對於仕途反倒是不怎麼執著了,之所以去考舉人也只是想要給自己找些事情做而已。
沈怡對官場的不執著,反倒是一件好事。
沈家已有沈德源和沈思,他們在官場上前途無量。在沈怡和邊靜玉組建的小家庭中,也已經有了邊靜玉,他顯然是要被皇上重用的。如果沈怡還要冒頭,上位者考慮到勢力平衡,就必須要在他們中做出一番取捨。這就屬於極大的資源浪費。在這個講究家族團結的年代,族人為了不浪費資源而有所犧牲的事情很常見。再有,沈怡在民間名聲那麼好,若在官場中也很有作為,上位者就該忌憚他了。
最重要的事,每個人的精力都很有限,沈怡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外人大概想象不到,魯家航海的生意竟然是由沈怡負責的。
倒也不全是由沈怡管著,魯舅舅把他的二兒子打發到了沈怡這兒,給沈怡當幫手。沈怡乾脆把職責分了分,販鹽、海運等生意方面的事都交給了魯家表哥,他只負責海外資源開發這塊。海外的資源不僅是指糧種,還有藥物,還有在某方面可能會比本國更為先進的思想……所以,沈怡是很忙的。他做的事可能在短期內沒什麼成效,可一旦研究出來了什麼,那就是一筆能在史書上大書特書的功勞。
邊靜玉未來或許能當到內閣首輔,但古往今來多少丞相與首輔,被後人耳熟能詳的又有幾個?沈怡現在做的事,一旦成功了,後人卻會永遠銘記他的名字。沈怡確實無心仕途,但這不意味著他就沒有自己的事業了。男人怎麼可以沒有建功立業的心!若為之奮鬥的事業還有利國利民之效就更好了。
見兒子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