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小乖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節,然後下面沒有了,漁小乖乖,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與人願,在唱誦前十的名單時,唱誦官竟然把每個名字都唱了三遍。
旁邊有人嘲笑沈家小廝,道:“看來你家少爺要高中會元啦!”他說這話當然不是真覺得沈家小廝口中的“邊少爺”真能高中會元,這人甚至一時間沒想起來那位“邊少爺”是誰,他是在說反話和風涼話。
沈家小廝卻沒理會這人。這人自討了沒趣,就撇了撇嘴,翻了個白眼。
一直唱誦到第四名時,依然沒有邊靜玉的名字。沈家小廝和邊家小廝緊張得握住了對方的手。很快,第三名揭曉了,並不是邊靜玉。接下去只有兩個名字了,會有一個是邊靜玉嗎?即使是對著自家主子有著盲目自信的邊家小廝,他這會兒也不敢說任何的話了。他只是在心裡念著各路菩薩的名號。
唱誦官念出了第二名的名字:“恩科第二名,京籍,邊靜玉。”
沈家小廝和邊家小廝激動地歡呼了一聲。他們把三遍唱誦都聽全了,這才轉身朝外頭擠去,一邊擠著一邊高聲呼喊:“中了中了!我家主子高中第二名!各位大爺且讓讓,好叫我們快些回去報喜!”
方才諷刺過沈家小廝的人忙遮了臉躲進了人群裡,但這會兒誰顧得上他呢!
兩位小廝快馬加鞭地回了家。
邊家這邊已經有人先來報喜了,比著小廝還要早一步。就是那支由閒漢組成的報喜隊,因為邊靜玉高中第二名,又是貴勳出身(這意味著賞錢多),報喜的隊伍很捨得下本錢,竟然還有人舞獅。浩浩蕩蕩十幾人的隊伍,一路上高喊著“恭賀某某老爺高中會試某某名”,弄得幾條街上的人都知道安平侯府的邊靜玉高中了會試第二名。侯府正門大開,府裡早就備好了喜錢,這會兒直接朝著路面撒去。
小廝是第二個來報喜了。在小廝的後頭,朝廷安排的報喜的小吏才姍姍來遲。
安平侯親自招待了報喜官,各種打賞都給足了,又說:“小兒在外閉關苦讀,今日不在府裡,不然少不得讓他出來親自見一見禮。”他一個侯爺,地位比著這種不入流的小官高多了,態度卻如此和善。
報喜官忙說:“梅花香自苦寒來,邊貢士在學業上如此兢兢業業,日後的成就定不可限量啊!”他這話也不全是為了討賞而說的空泛的吉利話,裡頭含著幾分真心。自從本朝科考制度改革後,會試中的成績優異者已經很少有邊靜玉這個年紀的人了。再有,今日是放榜日,邊靜玉卻還能穩得住,竟然還在外頭閉關苦讀。這樣的年紀,又有這樣的心性,報喜官是真覺得邊靜玉日後的成就不可限量了。
送走了幾輪報喜的人,安平侯喜得去給祖宗上了一炷香。
魯氏忙裡忙外地收拾東西,說:“要給世子去一封信。世子臨行前還關心著靜玉的成績呢,快些把這個喜訊告訴他,也好叫他放心。再收拾一些東西給沈家送去,靜玉一直在沈家讀書,沈家人厚道,對著他肯定是傾囊相授了……哎!瞧我這記性,還有太學裡的那幾位先生的謝師禮也要一一備齊了。”
除此以外,魯家那邊要派人去說一說,柳佳慧的孃家柳家也要派人去說一說。柳佳慧的父親是國子監祭酒,知道邊靜玉本科參試,命人送來很多整理成冊的往年卷子及優秀答卷,這就非常貼心了。
“不急在一時,不急在一時!”安平侯整個人好像年輕了十歲,“先別管謝禮了,先給靜玉送些用得上的東西去,衣服也好,吃食也好,萬萬不可叫他虧著了。接下來還有殿試呢,莫叫他為小事分心。”
魯氏斜了安平侯一眼,道:“侯爺糊塗了!靜玉待在沈家,沈家還會讓他虧著麼?”她對沈家是極其放心的,若邊靜玉和沈怡正巧是一男一女,她對這門親事就再滿意不過了。但這會兒,她心裡還想著邊靜玉和沈怡是要退親的,就盼著兩人退親後還能做一對知己。嗯,她很快就知道親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