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九零章 火藥,宋時行,庚新,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直到南宋,隨著管狀火器的出現,火齤藥逐漸趨於成熟,由最初的焚燒縱火,以及威懾作用,開始轉變為大面積殺傷……
至元滅金時,震天雷的製作工藝有了巨大改變。
《金史》中對震天雷有這樣的描述:火齤藥發作,聲如雷震,熱力達半畝之上,人與牛皮皆碎並無跡,甲鐵皆透。
這描述或許有誇張之處,但可以看出,此時的火齤藥配比,已逐漸趨於完美……
玉尹猶豫了一下,輕聲道:“叔父可否把配置火炮的過程,與小乙詳細說明?”
“這有何難!”
凌振爽朗一笑,看校場周圍一片狼藉,“這裡說話忒呱噪,便去大廳說話。”
客隨主便。
在凌振的地盤上,玉尹自然不可能去反駁凌振的主意。
他叫上了高寵,陪著凌振一同回到大廳。
這時候,凌威命人奉上了酒水,凌振舉杯相邀之後,一飲而盡。他抹了嘴邊鬍子上的酒漬,長出一口氣,而後便滔滔不絕,向玉尹講解起他造炮的具體過程。
說起來,這過程枯燥乏味,偏凌振卻是興致勃勃。
高寵和凌威,聽得一個勁兒犯困,而玉尹卻沒有半點疏忽。
說起火齤藥,便不得不提一種名為‘火法煉丹’煉丹術。事實上,火齤藥的起源,也正是來自於古代的煉丹術。早在晉朝,葛洪便在《抱朴子》中有火法煉丹的記載。
唐中期,有一個名叫清虛子的方式,提出以‘硫二兩,硝二兩,馬兜鈴三錢半,右為末,拌勻’的配方,正式令火齤藥的配方趨向雛形。只是勿論是葛洪還是清虛子,乃至於到了北宋時期的火齤藥工匠,都是在以硫、硝為基礎上進行的改變。
而火齤藥三要素之中,頗為重要的‘炭’要素,雖然為人們發現,卻並不受到重視。
包括凌振也認為,‘炭’的作用,其實就是幫助燃燒。
所以在他試炮的配方中,硫和硝的比例,大約為1:2,基本上達到了後世火齤藥配比的比例。然則‘炭’的比例,卻始終未能提升,至今和硫的比例,仍保持在1:2或者1.5:2的配比。‘炭’的比例遠遠無法達到後世黑火齤藥所要求的1:2:3的比例。
玉尹雖然對化學不甚明瞭,可是這黑火齤藥的比例,卻還知道。
1:2:3的比例,他自然清楚,所以隱隱約約,找到了凌振試炮失敗的主要原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