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
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0章 轉戰湖南張獻忠,從1979年開始我在時代大潮裡,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時張獻忠解決軍糧問題的需求很迫切,但他手頭能選的手段卻並不多。
西邊的邵捷春嚴防死守不出,張獻忠的部隊極限就只能打到瞿塘峽外的巫山縣。邵捷春麾下老將張令,一年多來一直以兩三萬兵力,死守夔州府瞿塘衛。
如果有地理小白對這些地名不熟悉,稍微舉個例子就可以輕易理解其險要——瞿塘衛就是漢末時候的永安白帝城,當初劉備兵敗覆滅逃回白帝城,陸遜就無法追擊了。
瞿塘峽歷來是長江三峽第一險要,兩岸的白鹽山和赤甲山,能高出江面五百丈,都是懸崖絕壁直插江面的地形,號稱“天開一線,峽張一門”。
後來歷朝歷代“鐵索橫江”的典故,也都出自這裡。無論是三國末期的東吳建平郡太守吾彥,還是元末時被朱元章攻滅的四川明玉珍政權丞相戴壽,都曾在此拉鐵索橫截長江。
所以,除非四川軍隊自己指揮失誤露出破綻,否則靠強攻這裡入川是沒什麼可能的。
西邊沒辦法,只好再看看東邊。
可惜東邊的方孔炤和沉樹人,張獻忠也打不過。
夷陵等地雖然地形不如瞿塘峽那麼險要,可沉樹人的軍隊卻比邵捷春強得多,據說光是兵力人數規模,就至少是邵捷春的兩倍,還別說沉家軍似乎裝備精良。
張獻忠東西為難,最後沒辦法,只好想到了就在長江三峽的巫峽和西陵峽之間、就地南渡長江,分兵籌糧。
長江三峽兩岸,都是群山險惡之地,北岸相對好一些,有幾處盆地可以供巫山縣、秭歸等縣城存在,自古也都是漢人聚居地——至少早在三國時期,劉備伐吳就可以依託這些縣城,連營七百里出川。
(巫山縣在瞿塘峽和巫峽之間,秭歸縣在巫峽和西陵峽之間,也就是三峽的每兩個峽之間的平緩地帶,都有盆地可以形成一個縣)
而長江南岸的峽谷地帶更加險惡,自古沒什麼漢人聚居,哪怕到了21世紀,那塊地方也只是湖北恩施土族自治的地方。
而明末的時候,恩施地區連“府”級的行政機構都沒有,只有一個巴東縣,剩下的都是些威懾土司的衛所,比如“施州衛”,
施州衛負責下轄二十幾個宣撫司、蠻夷長官司,說白了就是一些名義上臣服大明的土族土司酋長,歷史上要到清朝雍正時期才徹底改土歸流。
從施州衛再往南,就進入後世湖南境內了,也就是湘西苗人的地盤,明朝時也都還是一堆還沒改土歸流的土司,形同武陵蠻。
張獻忠東西兩個方向都被夾逼得沒辦法,往北又翻越不了神農架的莽莽群山,只好分兵渡江南下,跟這些蠻夷土司血戰,殺蠻子搶糧食,解決軍隊吃飯的問題。
從二月底時,張獻忠就已經開始了這項行動,派出的是自己的第三個義子李定國去籌糧殺人,做得還比較隱秘。
官軍那邊一開始似乎沒意識到,但這都兩三個月過去了,哪怕訊息再閉塞,官軍應該也有所察覺。畢竟被張獻忠攻殺屠戮的土司部落,總有活口逃出來,會向官府求援的。
只是湖廣巡撫方孔炤覺得那些蠻夷本身也不歸王化,形同自立。既然那些本來就不是朝廷齊民編戶的正式納稅子民、至今尚未改土歸流,讓他們跟張獻忠互相消耗,官府也犯不著千里遠征深入苗寨山區救他們。
(注:明末的西南夷土司各自割據也非常嚴重,歷史上張獻忠軍入川后,跟蠻族土司互相殺來殺去殺了很多年,事實上也導致後來清朝改土歸流容易了些,因為土人被張獻忠屠殺掉了太多,勢力人口銳減。
四川被殺空後,清朝“移湖廣實四川”,實際上主要移的就是湘西苗人和施州土人,這些三峽地區的居民離四川最近最容易移,在山裡也不服管,所以朝廷最傾向於優先移他們,主要人口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