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
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2章 李自成之謀,從1979年開始我在時代大潮裡,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備胎選項比較好,那樣自己的說辭才比較有公信力。
任何謀士在勸說主公時,都要把最終拍板權交給主公,這樣主公才會覺得“這個決策是我做出的”,後續執行中也才會對這個決策更有感情,更願意堅持。
於是宋獻策借坡下驢:“其實也不能說完全沒有。如果不走討虜渠溝通汝潁,那沉樹人就得把湖廣的糧食透過信陽道運到信陽後,由信陽直接入淮河順流而下,
然後一路運到廬州府的壽縣,也就是古之壽春。那裡是淮河中游第一樞紐,是淮南淝水、淮北潁川交匯入淮之地。糧食到了壽縣之後,就能直接入潁川,然後逆流而上,再經沙河到汴河,就到開封城了,也就是走鴻溝古運河的路。
但這條路損耗會很大,從信陽到壽縣,先要往回繞六百里遠路,再折回來,差不多一共要多走近千里。”
李自成聽後,稍微想了想,覺得官軍貌似確實沒必要這麼折騰,畢竟在哪兒打不是打。官軍何必還沒開打,就先承擔那麼多額外損耗、自廢一部分戰爭潛力呢?
而且真要折騰那麼大動靜,自己內線作戰,排程更為迅速,也能馬上做出反應。
通盤想明白後,李自成終於拍板,接連做出了兩個重要決定:
“給左良玉的回信,就有勞先生了,看怎麼樣更好穩住他。另外,事成之後,葉縣和開封城下的圍城部隊,也進一步往郾城前線調遣,找沉樹人決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