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
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9章 走到歷史岔路口的吳三桂,從1979年開始我在時代大潮裡,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脾氣也最是火爆。但自從洪承疇投敵、曹變蛟被朱樹人所救後,他也有所收斂,心裡有一本賬,知道該以國姓爺的小集團利益為重。聽說崇禎都死了,他也就沒有太堅持要死戰到底。
相比之下,還是黃得功最不怕事,聽說皇帝死了,他只是愈發憤怒,叫囂要殺盡這些弒君之賊。最後還是朱樹人麾下最心腹嫡系的朱文禎拉住了他,如此勸說:
“黃將軍不可魯莽!總督大人交代過我們,此番不為跟流賊拼命,只為試圖救駕!既然駕已經救不到了,不如從長計議!我軍現在兵力不濟,後軍也沒跟上。河北赤地千里持久戰無處籌糧,不如徐徐圖之!”
黃得功目眥欲裂:“為人臣者,君父被弒而不報仇,枉為人哉!闖賊雖然勢大,眼前這股賊軍能有多少兵馬?他還能幾十萬人擰成一股繩不成?既然撞上了,趁機滅其一部,打疼了也好!”
朱文禎又拉住:“你忘了出發前,總督大人的推演分析了麼?如今既然京城徹底被洗盪,北方必然會劇震,不是旦夕可以恢復的!山海關吳三桂也未必會死守、同時扛住闖賊和韃子。若是韃子入關,必然要跟闖賊一戰!
總督大人也是知道民族大義的,不會聯虜平寇,但也絕不會無視君父之死、聯寇平虜。如今只有好好守住依然穩固諸省,待韃虜與流賊互相殘殺一波,各自折損後,再收寇平虜!
總督大人早就說過了,真要是陛下死了,李自成活著,那是不可能赦免其餘諸賊的。但將來只要李自成死了,朝廷自能只誅首惡,赦免其餘,讓他們為了民族大義戴罪立功!現在我們親自把他們都殺了,那是在幫韃子減輕負擔!”
朱樹人在這三將出發前,確實交代過這番話,不得不說他的預判是有些過分的,完全屬於鐵口直斷,而且有點不合大義。
但朱樹人也是覺得這些人都是自己人了,可以敞開說亮話。朱樹人的預言信用也一貫很好,他非要這樣說,別人也就將信將疑聽了。
黃得功冷靜再三,這才放棄,小戰一場後,各自帶兵退去。
他們雖然沒有對闖軍立刻造成巨大殺傷,但事實上也間接拉扯開了一個空檔,讓崇禎死後這三五天裡,通州、香河一帶的闖軍主力,如臨大敵南調堵漏,其他方向也就進一步鬆懈了。
……
曹變蛟、黃得功等人回去覆命、向朱樹人通報崇禎死訊。
但對面的闖軍卻不敢徹底相信、朱樹人的部隊會這麼輕易退走,所以他們依然在保定一帶保持警戒了數日,也被拖住了相當的兵力。
而就在曹變蛟退走後次日,天津衛方向,卻有突生了新的變故。
一支從海路而來的官軍,突然在大沽口登陸,並且順勢殺入運河故道。
官軍帶隊將領,當然是大明的海防總兵張名振,和臨時來客串的鄭成功。
他們是將近半個月前,從江北的淮安等地走海路北上的。朱樹人給他們下令時,就算好了他們肯定來不及救崇禎,這才給他們下達的命令,以免弄巧成拙。朱樹人希望的只是他們可以在崇禎死後、吳三桂降清之前那個時間點,把山海關明軍接應一部分出來,以免便宜了韃子。
大沽口附近的闖軍守軍,當然是猝不及防,根本沒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直接就潰散歸順了——
事實上,闖軍此前壓根兒就沒在大沽口這種方向,派遣多少嫡系部隊,最多隻是派了一個掌旅來接收而已。
因為從來都是西北陸權思維的李自成,哪裡會覺得這些海港城鎮有什麼軍事經濟價值?連天津衛都沒擋在他當初進軍北京的道路上,所以闖軍南路的劉芳亮,當初都是從保定殺到北京的,天津衛直接就被無視了。
後來北京都被圍,天津衛這邊的明軍直接骨頭一軟,派人聯絡願意投降,李自成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