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
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4章 摳摳搜搜一點都不像皇帝,從1979年開始我在時代大潮裡,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下,於是又上報,說崇禎還應該派人去鳳陽祖陵遺址(或者說重新修復後的鳳陽祖陵)也祭祀一下。
考慮到皇帝本人不宜出京,這種事情又最好是太祖皇帝的子孫才能做,所以最好請一個跟皇帝血統比較近的藩王,代表皇帝去“謁陵”。
崇禎一想也有道理,畢竟六年前張獻忠挖的就是鳳陽祖陵,現在仇人授首,確實該去當地告訴一下祖宗的亡靈。
於是讓禮部祠祭司查查藩王名錄,找個封地離鳳陽府比較近的藩王,最好血統也合適一些。
鳳陽府作為中都所在,本地是不允許有藩王封到那兒的,所以最近的藩王,也得是跟鳳陽府相鄰的州府了。
禮部祠祭司查了之後,如實上報,說最近的是如今因戰亂在合肥避難的福王朱由崧,和潞王朱常淓。
他們雖不是正經就藩於彼,至少目前正好離得近,皇帝只是需要一個藩王代勞謁陵,沒必要糾結其正式封地。而福王、潞王的血統是與崇禎最相近的。
崇禎拿到這兩個選項後,心裡倒也清楚,堂兄朱由崧的血統,是比堂叔朱常淓更近一輩。
但他也知道三叔老福王當年跟他爹、光宗朱常洛之間爭奪太子之位,那長達二十多年的恩怨。
崇禎內心當然不喜歡福王家的人,就一咬牙,把這個代天子謁陵的活兒,交給了朱常淓。
舍親就疏肯定需要有個正當的理由,崇禎想了想後,就吩咐道:
“按血統,確實是福王兄跟朕更為親近。不過朕倒是想起來了,此番誅賊立功的朱樹人,不正好是潞王叔的女婿麼!
既然是潞王叔的家人立此殊勳,就一事不煩二主了,讓潞王叔去祖宗靈前露露臉,想必祖宗英靈也會更加告慰一些吧。”
禮部祠祭司郎中立刻記下了崇禎的意思,很快就走流程擬旨:由潞王叔代天謁陵。
……
北京離合肥,顯然比北京離四川要近得多。
所以短短七八天之後,七月初三,身在合肥的潞王朱常淓,就先收到了崇禎的聖旨。
朱常淓最近每天宅在臨時王府裡,不是撫琴就是研讀佛經,鑑賞銅器、香料,或者跟妃嬪妾侍胡亂搞些娛樂活動。
自從三個多月前,唯一的女兒朱毓嬋被送去四川跟朱樹人成婚後,朱常淓一開始有些不習慣,每天總覺得失去了什麼,甚至還有點後悔——
倒不是後悔選錯了女婿,而是後悔女兒要遠嫁吃苦。要是女婿能一直留在武昌就近當官,女兒也能留在武昌,那就方便多了,大不了王府全家也搬去武昌。但四川實在是太險遠了,只能指望女婿早點打完仗,儘快回來。
半個月前,他從女兒派來送家書的宦官處得知,女婿倒是打了大勝仗,殺了張獻忠,當時朱常淓頗為振奮。
倒不是為女婿又要升官晉爵歡喜——他家都是親王了,女婿是伯爵還是侯爵甚至公爵,其實都沒差太多。他只是覺得女兒總算可以不用留在殘破的四川,可以回湖廣總督的正式任所常住了。
當時,朱常淓聽說朱樹人為了祭奠楊嗣昌,親自去了一趟常德,拿了張獻忠的一百片醃肉,祭奠常德全府被屠百姓。朱常淓就以為女婿祭奠完便會回武昌。
於是他也吩咐自己的妃嬪,準備收拾行裝,考慮後續移去武昌居住。反正他的藩地已經淪陷了,合肥跟武昌都沒差,武昌也不是什麼敏感的地方,皇帝侄兒跟他關係也不錯,應該不至於阻撓他跟女兒女婿同住。
但是,潞王府這邊還沒收拾完,幾天後又得知朱樹人去常德祭奠完、僅僅在湖廣稍微逗留了幾天、處理了一些擠壓的需要高層拍板的重要政務,然後一熘煙又回重慶了。
這著實讓朱常淓很是鬱悶,這不虛晃一槍嘛!後來聽說是四川戰事未竟,孫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