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小宛紡紗機
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章 小宛紡紗機,從1979年開始我在時代大潮裡,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鑑著復原一下。”
董小宛這番話,倒也暗合經濟發展的邏輯——
歷史上,陰國工業歌命之前,確實是1733年時,由約翰凱伊發明了飛梭,隨後三十年裡織布成本下降、棉紗需求大漲,棉紗價格漲了兩三倍。
在成本倒閉之下,哈格里夫斯才在1764年發明了珍妮紡紗機。
歷史上西方從織布自動化傳導到紡紗自動化,花了三十年整。但那是因為約翰凱伊只是個鐘錶匠,他發明出飛梭後並沒有足夠的資本去快速擴大生產投資,當時也沒太多融資渠道。
蘇州這邊如今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發明飛梭織機的沈家,本就是蘇州首富,是大明紡織業的樞紐所在。再聯合上松江徐閣老家,一個絲綢巨頭一個棉布巨頭,全力投資推廣新機器,這不才短短兩年,已經讓蘇松織布市場感受到了上游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壓力。
不說兩年走完歷史上西方三十年的路吧,但至少也相當於十幾年。
沈樹人仔仔細細看了一會兒,發現董小宛如今的思路倒也頗為清晰,雖然東西還沒做出來,但“一個紡紗工/繅絲工拖動多個紡錘/繅絲輪”的總體思路已經能看出來了。
剩下的,主要也就是兩方面的難點了。
首先是些機械結構上的最佳化,如何在有限複雜的機器上,整合更多的紡錘,同時紡更多根棉紗線。
其次,也是最關鍵的,就是驅動的動力,傳統紡錘紡紗就是直接搓捻繞線,如果要一拖多,就要想辦法把機械轉輪的力,轉化為拖動搓捻紗線的力。
最後驅動這個機械轉輪的力,具體由人踩腳踏車那樣蹬著轉,還是直接用風車水車拖著轉,甚至用蒸汽機,那都是可以更換相容的。無非動力大了,需要更堅固結實的傳動結構原材料。
沈樹人仔細看完圖紙,思索許久,問道:“如此說來,我看你這圖,是打算畫一臺每個紡輪拖八個紡錘的機器了?《天工開物》上,這部分我倒是還沒來得及細看,我朝原本的紡輪最多能拖幾個紡錘?”
沒想到,董小宛下一句話,又讓沈樹人大開眼界:“我記得前幾個月,《天工開物》公子也都翻爛了,怎麼這部分偏偏沒細看?都忙著看打鐵種地那些篇章呢?
這八個紡錘,我倒是絲毫沒改。我這才鑽研了幾日,只是照抄罷了,本朝早就有拖更多紡錘的大紡車。按書上所說,是元末在四川都江堰就已經有了,是用水車驅動的。
只可惜,蘇松之地水勢平緩,不比四川多山、江流險峻,沒法修都江堰這種讓全年水流勻速湍急的水利。所以這種需要巨力拖動的紡車,難以普及開來。
我現在想的,也就是改小一點,弄成人力蹬車輪的樣式,估計新機器能造出來的話,以後蘇松的紡紗工,也都要換成身體強健的勁足男子了,不能再用柔弱女工紡紗。”
沈樹人聽得很仔細,也不由感慨了幾分“三人行必有我師”。董小宛出身經營繡莊的家庭,十幾年耳濡目染,又讀過書,對這些行當的認識,果然遠比他這個男人穿越者還深。只要給她點撥了方向,還真是有無限可能。
沈樹人原本受限於工業歌命的刻板印象,總覺得類似珍妮紡紗機的玩意兒,在古代中國很難搞。現在聽完條分縷析把問題拆分,才意識到只是動力源難解決。
水能水利設施完備的地區,中國人早就造出拖很多紡錘的機器了。
相比之下,珍妮機在初期也就拖八個,並不比古代中國強多少,再多人力也轉不動了。
讓西方紡織真正爆發式超越東方的關鍵,是後來造出了蒸汽機,讓珍妮機進一步進化到一拖三十二紡錘,甚至一拖八十。
徹底想透徹之後,沈樹人心中欣慰,溫言勉勵:
“那你好好幹,還是注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