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才給我兩年,就還了你一個新的蘇州
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章 才給我兩年,就還了你一個新的蘇州,從1979年開始我在時代大潮裡,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了。
這安置漕民可是父親的重要政績,崇禎當初之所以只提拔父親到戶部承運司郎中,就是想看他這一年的漕民安置試點做得怎麼樣,成績好了才有繼續升官的空間。
父親沈廷揚也知道這一切,所以非常賣力,哪怕暫時招人招多了、暫時週轉上會小虧,也忍了。
想到這兒,沈樹人立刻追問:“父親應該比我先到吧?我記得他家書裡提過,過年也要回,還要組織明年的漕糧海運,一年有好幾個月外放,倒也自在。”
沈福顯然把主人家的日程都記著呢,胸有成竹地說:“可不是麼,老爺家書寄出後沒幾日應該就南下了,該比咱早到兩三天。”
戶部大部分郎中是常年駐京的,但分管漕運的、恰好趕上改革試點之年,經常出差也是正常。沈廷揚是運氣好,老家就在南方的海運起運港,所以每次出差都是回鄉。
聽說父親估計會先到,沈樹人也不敢怠慢,立刻吩咐車馬加速,而且也把陳圓圓董小宛推開了。免得過會兒下車時還是面紅耳赤衣冠不整,失了家風。
而且,董小宛最近其實有些身子了,已經懷上一個多月。沈樹人從十月底開始,就獨寵陳圓圓,好讓董小宛安胎,最多隻是逞些手足撫慰。
這次回來,也會把董小宛留在蘇州老家,明年好好養著,生完了再考慮要不要帶到任上。
馬車沿著瀏河疾馳,從碼頭到沈家府邸有十幾里路,沿途行人漸少,沈樹人也不怕被人偷窺女眷,就把車簾子打起,看些風景。
一年沒回來,太倉縣也是大變樣了,沿途十幾裡的桑園,冬季農閒時節還人煙稠密,還有些壯丁在那兒堅持挖桑基魚塘。
肉眼可見桑基魚塘的普及率已經非常高,原本只能種桑養蠶的田地,現在普遍每畝每年可以額外多產至少百來斤魚肉,多養活一些人口。魚糞肥田,也能讓桑葉產量稍稍提高一兩成。
除了桑園,河邊原本還有鱗次櫛比的織坊,不過一年後再看,織坊的數量似乎變少了,一些原本殘破老舊的廠房也都被拆了,取而代之的是數量更少、但規模更大的建築。
很多力工大冬天的還在趕工賺工錢,估計能補貼家用過個好年。沈樹人隨便掃了一眼,就能從建築規模上看出,這些工坊至少都是數千臺織機規模的,很少有幾百臺的小織坊了。
他不無憂慮地問:“沈福,莫非這一年下來,本地的小織坊倒閉了不少?小宛發明的飛梭織機,已經普及有一年多了吧,那些買不起新機的小作坊,難道是撐不下去了?本地絲綢和棉布的價格,可有下跌?”
這個問題沈福也不知道,他最近早就不管賬了,最多也就關心一下主人的家事。被問住之後,他立刻去前面的車喊了二哥沈壽,讓專門負責賬房的沈壽回答。
沈壽立刻來到少爺的車前,坐在外面車轅上回話:“少爺,這一年,棉布價錢確實跌了些。窄布都跌了一分多銀子一匹,關鍵是寬幅布的額外溢價少了。
原本三梭布寬三尺,窄布寬一尺八寸,但三梭布卻能賣出窄布雙倍的價,白賺六寸的面積。如今,同樣面積的三梭布已經賣不出更貴的價了。五六尺寬的飛梭布,才勉強能同樣面積溢點價。
很多專做三梭布的小織坊,是受創最嚴重的。不過他們也談不上倒閉,蘇州人做生意沒那麼容易認輸,他們自己湊不足本買新機器,就幾個小作坊合股,一起成立大作坊。”
沈樹人聽到這兒,不由笑了:這不是因為他主導的科技進步、導致產業裝置升級,小企業承擔不起升級的成本,只好聯合成“卡特爾”了麼?
資本注意向產業資本壟斷升級的過程中,米國出現了托拉斯,德國出現了卡特爾,如今明末這一波,應該算是卡特爾。
大明萌了那麼久的資本注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