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一步幹到工業歌命前夜
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章 一步幹到工業歌命前夜,從1979年開始我在時代大潮裡,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起。
好在宋應星提出了銅管這個思路後,也啟發了沈樹人,讓他聯想到了後世的熱水器。
後世的燃氣熱水器,為了熱交換效率,不都是用彎彎曲曲的銅管承載自來水、讓燃氣火苗炙烤銅管快速燒水麼?
沈樹人畢竟是男人,高材生,哪怕不是理科生,前世家裡熱水器壞了他還是拆開來看過的。被這個思路啟發後,他很快意識到:材料的導熱性不夠好,那還可以透過增大表面積來提高熱交換麼!
就算只是用最便宜的鑄鐵管進行空氣熱交換,咱也可以把鑄鐵管的模具改一改,直接做成管內外壁有很多凸起的鰭片,那不就跟後世電腦cpu上的散熱器一個結構了嘛!
而且反正鑄鐵的東西都是一次成型,只要把模具開好,外形複雜也不會提升量產時的加工難度。
他說幹就幹,這才有了今天眼前這臺高爐的預熱風室——如果把這臺高爐的預熱風室外壁拆了,就能看到內部的熱交換鐵管,是跟刺蝟一樣有一道道密集的散熱鰭片的。
原本如果按照後世的cpu散熱器,這散熱鰭片的底部和頂部應該是一樣寬的,這樣才可以在單位散熱器重量的情況下、做到最大化表面積。
但明末的鑄造開模工藝顯然沒這麼精密,也鑄造不出很長的薄鰭片鐵管,所以實際上沈樹人這座高爐用的熱交換管鰭片,是底部厚頂部窄的,鐵管的截面也就跟齒輪差不多了。
無非是內壁外壁都有密集的長排銳齒,看起來很是瘮人。
當時宋應星最初聽到這個思路,也是嘖嘖稱奇,大呼受教,說他琢磨了一輩子工巧之物,也鑽研過關於熱交換的問題,但怎麼就沒想到靠這樣來增大導熱接觸面積呢。
……
這段時間裡、那些艱辛的研發過程細節,還有不少,沈樹人走神了一會兒,也無法一一回憶起來。
很快,高爐開爐出鐵的動靜,把他從回憶中拉了回來,在旁人的驚呼中,他也很快把注意集中到正在操作的鍊鐵匠人身上。
一番繁瑣的出鐵操作後,一批新鮮出爐的鐵料也被運了出來,工匠們一個個大汗淋漓,哪怕是隆冬時節、穿著防護服,也不免酷熱。
高爐一旦開爐,只要不遇到特殊情況,是不會停爐的,所以哪怕是出鐵的時候,也依然在不停加熱。
上面爐口投料、底下出鐵,迴圈反應。每一批投進去的料,要在爐膛內待很久,一步步反應下沉,最後從底下出料。
沈樹人也很緊張好奇結果,著實等待了一會兒,大約一盞茶的工夫後,宋明德就滿臉欣喜地來彙報,說是這一爐一次性出了六千斤鐵,比原先的兩千多斤出一次鐵的產能,高了一倍不止。
沈樹人聽了這個數字,最初頗為振奮,隨後則是釋然。
畢竟用了焦炭加快反應效率、預熱空氣提高了爐溫、還用耐火磚加高了爐體,三管齊下開掛,產量翻幾倍其實都是正常的。
原本這是1640年代的鍊鐵科技,考慮到大明最後近百年裡技術的停滯(明朝的很多科技到嘉靖之後基本上就慢慢停滯了,之前還是有進步的),實際上這也就相當於歐洲1550~1600年之間的水平。
而用了焦炭鍊鐵的思路後,那就相當於一次性進步到荷蘭1707年發明的近代高爐了。
而且歷史上1707年那款荷蘭高爐,也是不存在“散熱鰭片預熱風管”這種思路創新的。沈樹人和宋應星這次一次性開了三個小掛,這冶煉技術的水平,起碼比1707年再先進一代人。
他估計,大約能相當於1770~1780年代的西方科技,也就是工業歌命前夕——瓦特是1787年改良完成的蒸汽機,蒸汽機沒出現之前,那七八十年裡歐洲冶金科技的進步,還是比較緩慢的,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