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章 火候已到,從1979年開始我在時代大潮裡,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玉京得知沈公子那麼罩著姐姐,頂住了父母的壓力,也絕不讓自己的女人吃虧,也是頗為姐姐高興。

沈樹人則每天逗著女兒,又跟董小宛聊聊她改良的“小宛紡紗機”,瞭解了一下紡紗機的生意近況,提了點細枝末節的最佳化意見。

董小宛本就出身紡織業富商之家,也有點這方面的天賦,到了沈家兩年,耳濡目染愈發開闊了眼界,也學紮實了做生意的基本功,如今又為沈樹人生下了庶女,在家中地位更高。

沈家父子都是做官的,生意本就交給旁支和管家料理,如今,就順勢把家裡所有的織坊、繡紡、紡紗作坊,所有紡織業的生意,統統交給董小宛盯著點。

外頭的具體事情有掌櫃們處置,日常賬目匯總、行業趨勢大方向有什麼動向,全部要由侍女彙報給“少夫人”備案。

沈樹人稍稍瞭解了一下賬目,就得知沈家今年光是紡織業進賬的純利,就超過了百萬兩,簡直已經比家族原先的海貿利潤都高了——

當然,沈樹人穿越過來後這兩年半,家族的海貿規模也有每年至少好幾成的暴漲,尤其是正式承擔了朝廷的漕運改海,沈家的海船隊規模,每年能增加一百多艘。這才沒被紡織業收益反超。

有些賬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沈家今年自營紡紗純利達到了二十萬兩,自營織綢緞、織棉布的利潤為九十萬兩,都快佔到蘇州府全府紡織業利潤的一小半了。

對外賣小宛紡紗機的純利為六十萬兩,對外賣飛梭織布機的純利為四十五萬兩——從這個資料可以明顯看出,織布機的銷售已經開始放緩,而今年才剛出現的新式紡紗機,則是極為走俏,所以機器的價格極高,賣得極好,單機利潤也有織布機的好幾倍。

而沈家自營的紡織作坊裡,紡紗的收益較低,顯然是因為還在投資前期,如今增長曲線還處在擴大產能的階段,所以棉紗繅絲產量並不高。

沈樹人看到這個數字時,也不由好奇追問過幾個問題:“你造出這新式紡紗機後,別的大戶也都乖乖高價問我們買新機器?就沒人想過買幾臺之後,回去慢慢拆、再仿製?

咱難道還是跟兩年前和松江徐閣老家的合作一樣,靠的是當地豪門分潤利潤後、幫我們打擊小仿製者?”

沈樹人不能不好奇,因為賬目上顯示沈家往外賣的新式織機,一臺售價就要一百多兩銀子,而成本無非就是一些木材、人工、輔料,用不了十幾二十兩,這太暴利了,純利起碼一臺八十兩以上。

能這樣賣,肯定是有獨門的壟斷妙法,否則在沒有專利法的古代,是不可想象的。

兩年前搞飛梭織布機時,沈樹人靠的是和徐光啟家族合作,利用徐家在松江府的勢力分贓,把不長眼敢仿製機器的都打壓下去。而沈家在蘇州府的勢力又是手眼通天,才能勉強鎮住。

董小宛也知道夫君沒想明白,還很是得意地解密:“奴家這次的辦法,跟兩年前飛梭織布機的推廣法子,倒是大同小異。松江府那邊,還是跟徐閣老家族合作的。

不過,我們調整了具體措施,改為‘對外保密新機器的存在,確保蘇州、松江等府,每府只私下裡通知一家最有勢力的豪門大戶’,

也就是隻讓他們知道咱造出了這種新機器,然後用‘在這個府只獨家賣給他們一家’,換取他們承諾不仿造、高價買咱的機器,跟著咱一起,每家吃一個府的獨食。

我們的機器賣得雖貴,但一臺就可以比原先省掉四五個紡紗女工,蘇松人工又貴,物價也貴,一個工每月可不得將近二兩銀子開銷?一年至少是十五到二十兩。

咱一臺機器就算賺他們八十兩,也不過是他們省下的女工們一年多的工錢。而機器賣出去至少能用好多年,咱還保修,只拿他們前一年半省下來的工錢作為報酬,那些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亞歷山大四世

季敏傑

殷商玄鳥傳

摟住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