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0章 親自迎接宋應星,從1979年開始我在時代大潮裡,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爐需要造得更高,鍊鐵的燃料需要從煤炭和木炭改成焦炭……這些整改方向看起來很明確,實際上要操作,卻是問題一大堆。

比如,沈樹人讓人花了七八天時間,實驗性地先把一座現有高爐繼續加高、爐溫提升,重新展開試產,以蒐集資料、看看會出什麼問題。

結果,加高之後的高爐,預熱後沒幾天,就出現了塌陷、底部軟化,嚇得沈樹人立刻下令停手,想辦法關火撤燃料。

一核驗,發現問題出在爐體材料的耐高溫效能上——明末的高爐爐溫已經能達到一千四五百度了,也能把不太純的鐵熔成熔融粘稠的狀態。只不過不如後世的鐵水那麼稀薄。

因為純鐵的熔點大約在一千五百多度,要明顯高過這個值,比如達到一千六百多,鐵水才會非常稀薄易於流動,不夠熱的話,就會相對粘稠像膠水一樣。

高爐繼續加高後,底部更容易積蓄熱量,不容易耗散損失,溫度超過一千五之後,雖然砌爐膛的磚依然不至於軟化,但至少結構強度會下降。

原本高爐高度只有兩丈左右,上面兩丈高的磚石壓下來,下面的底座還能扛得住,高度再加高、壓力進一步加大,溫度也提升,一下子就扛不住了。

除了高爐材料需要重新研究,另一邊燃料的研發試產也出了點小問題。

原先大明並沒有人嘗試過燒製焦炭,這一開始大家也都沒經驗,

前幾爐沒控制好爐內預留的空氣量,後續氣密性調整也不夠精確,結果不是沒燒成焦,就是煤本身燃燒太充分,直接成了煤渣灰。

好在沈樹人前世看書也不少,他記得小時候看過一本名著《鐵道游擊隊》,開篇第一章就是講的抗戰時在敵後棗莊地區、棗莊煤礦附近的游擊隊的故事,裡面很多隊員的掩護身份都是做燒焦碳生意的,書裡面也大段大段描寫了怎麼燒焦炭。

當時棗莊煤礦附近膽子大的百姓,家家戶戶都燒焦,說是一百斤煤能出七十斤焦、一斤焦能賣兩斤煤的價,所以能淨賺四十斤,就是有點辛苦(還有就是這樣燒其實汙染很大,但抗戰時期沒人在乎汙染),屬於可以無腦投入的“死利錢”。

沈樹人記不住太多細節,也只好先大概指引一個方向,讓手下人按照“一百斤燒完剩七十斤”的分量比例來控制。

如果燒完後重於七十斤,那就當是空氣進的太少、燃燒不充分。輕於七十斤,那就是燃燒過充分,燒成渣了。

大致多實驗幾次之後,再根據每次的產物慢慢測試實際鍊鐵效果。

……

這一番多管齊下的折騰,足足就又花了十天左右。

沈樹人也不回府治江夏縣,就在這大冶住下了,還是在野外鐵山,十幾天連縣城都沒回一趟。

至於留在江夏縣的那倆絕色美人,陳圓圓和李香君,也是獨守空房二十天,夫君一出差就不著家。

作為穿越者,美女哪有鍊鋼造槍炮爽!槍炮才是影響到將來能不能君臨天下爭霸立業的利器!女人將來要多少有多少!

好在冬天本來就是農閒時節,軍隊也不許要調動,流賊也安分,所以道臺衙門和僉都御史衙門的政務本來就不忙。

日常工作有一群幕僚、副手幫襯著處理,實在有大事就跑大冶縣這邊請示,倒也沒有耽誤。

時間轉眼就臨近了十一月底,距離沈樹人初到大冶,已經快二十天了。

這天,他正在準備驗收新一批的焦炭樣品、並且在新調整過的高爐裡嘗試實際使用,

忽然協理宋明德終於給他帶來一個好訊息,說是家裡回了書信,他族叔宋應星八天前已經啟程搬家,今天就能趕到大冶了。

算算日子,宋明德的家書是十六天前寄出的,這宋應星來得倒也不慢。對方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亞歷山大四世

季敏傑

殷商玄鳥傳

摟住油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