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南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9章 捻軍的形成!,太平天國的末路,趙南風,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昭壽為李秀成部的壯大貢獻了巨大力量。

隨著李昭壽的加入,李秀成麾下兵力不斷壯大,漸漸有了與陳玉成平起平坐的底氣。

我在這裡一直說捻軍,捻軍的,我估計好多人都不知道捻軍。

有的人甚至聽都沒聽過!

追溯捻軍的歷史可要比太平天國長好些年。

太平天國沒興起之前,清廷主要剿匪的方向就是捻軍。

捻軍主要的活動地區是長江以北,主要在河南,安徽,山東,蘇北一帶。

參加捻軍造反的人出身其實也和太平軍差不多,都是當地貧苦農民,補鍋匠,苦力工,船伕,水手,修鞋匠,磨豆腐等等窮苦底下窮苦人組成。

. . . . . . . .。

要說到捻軍,其實在嘉慶皇帝的時候就開始形成,那時候清廷財政情況越來越惡劣。

. . . . . . . .。

遇到天災人禍清廷又沒有辦法進行及時救援。

當時好多官員的工資都發不出來,哪裡還管得了難民?

當時民間的經濟,治安的管理因朝廷沒錢陸續崩潰。

沒有飯吃的人口越來越多,人民群眾生存環境極差。

城鎮還好,鄉村地區基本上處於無政府無鄉紳治理的狀態。

貧苦百姓沒飯吃不說,官府管不了不說,每次下鄉都是抽稅。

. . . . . . . . .。

底層農民們為了吃飯和生活,冒著被殺頭的危險,被迫組成自己的武裝。

他們經常聚集在一起搶劫富人,與官府對抗起來。

可因他們人少 有時候一夥幾十人,有時候一夥上百人,就像麻線碾成了燈芯一樣,一捻一捻的,所以叫做“”捻軍“”。

捻軍不同於太平軍,是毫無紀律可言,他們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散!

而且各個領軍首領之間都不存在上下級關係。

最多隻是算同盟。

說穿了捻軍就是當地兇悍的普通百姓,平日農忙時,在地裡勞作,當有人聯絡搶劫哪家富人時,他們就聚在一起,進行搶劫。

雖說捻軍沒有紀律可言,沒有團隊意識,沒有組織性,但是勝在他們人多。

捻軍大大小小,各個分部加起來多達上百個,參加人數上百萬人!

按現在的話來說都是一群當時生活上過不下去,被逼成半民半匪的武裝團體。

我們從捻軍造反的時間來看,清朝政府的經濟環境在嘉慶時間就已經變得非常極端!

人民群眾在嘉慶年間已經活不下去了!

可見清朝那個時候,平民百姓生活是多麼的艱難。

捻軍開始的時候只是零零碎碎的存在,三五十人成群,三五百人成夥。

直到太平軍打到北方之後,

到了1855年,捻軍首領們看到太平軍這麼有紀律,這麼能打勝仗。

散亂的捻軍才崛醒,大家感覺這樣散亂的戰鬥也不是辦法。

於是聚集在一起,在安徽開了場會議

會議各個領導全部參加,並推舉張樂行做武林盟主。

統領大家,與滿清進行抗鬥爭!

. . . . . . . .。

說完捻軍,我們再把話題回到叛徒李昭壽這。

本來解說捻軍可以一筆帶過,但是李秀成發家完全靠捻軍,也完全靠李昭壽,所以不得不重點說一下!

(在這本書太平天國滅亡之後,我還要單獨講一下後期剩餘的太平軍將士加入捻軍繼續抗清的故事)

李昭壽當時參加的就是那種捻軍,加入太平天國之後,李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好男兒留什麼辮馬仲英

三頭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