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笑闌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劍霜寒_368,一劍霜寒,語笑闌珊,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珺站在陰涼處:“你且說說,沿途百姓對大梁的軍隊,都是一樣的態度嗎?”
小頭領點頭:“是。”
瘟疫是由軍隊帶來的,百姓如何能不怨。況且這是南域,不比西北,蕭王季燕然的名號在這片土地上,威望遠不及當年的盧廣原將軍,甚至還因說書客經常將此二人相提並論,而引發了那麼一絲絲逆反——大致類似於“就憑你也配”的心態。有此歷史原因,再加上瘟疫,現在西南百姓與軍隊的關係,不說水火難容,也實在稱不上融洽了。
李珺道:“不怪百姓。”這是這幾個月來,他被強迫看史書國策的心得,無論何時,百姓總是最嚮往平靜安逸的,不會主動與朝廷為敵。
但也怪不到七弟頭上啊,瘟疫這種倒黴事,誰能說個準,怎麼還連帶著遷怒上了。
他拍拍肚子,渾身又臭又粘,也無奈得很。片刻之後,守官帶著縣令上氣不接下氣跑來了,剛要跪拜,就被李珺一把兜住,和藹道:“大人辛苦。”
縣令挺年輕,本來聽說王爺在自己的地盤被人砸了臭蛋,還挺害怕的,結果沒曾想啊,一見面就是如此深切關懷,自是溫暖感動,忙道:“城中已經清空了,現在就能運藥。而且下官還備下了幾大包乾糧與水囊,供將士們取用。”
翠焉城的問題算是解決了,可再往南,沿途還要經過不少城鎮。平樂王一琢磨,反正押送草藥的這支軍隊,也是在朝著玉麗城的方向進發,不如我就一直跟著吧,雖說得晝夜兼程吃點苦頭,但……誰讓自己姓李呢!
在大原城時,他活得戰戰兢兢,生怕哪天正吃著飯,就聽到舅舅謀反的訊息,連累自己一起掉腦袋。而在西北時,雖說戰亂不斷,可到底有七弟與雲門主在,也輪不到旁人操心,躲在大營裡,照舊是個遊手好閒的紈絝王爺。但現在卻不同了,不再是肅明侯的外甥,不再是蕭王的兄長,而是完全獨立的平樂王,沒有任何人可依靠、甚至還要被旁人依靠的,大梁王爺。
他心中陡然生出萬丈豪情來,胡亂洗了一把臉,就帶著梅竹松與下屬,去追趕軍隊了。
……
雲倚風道:“丹楓城中送來書信,說梅前輩一個月前已被平樂王接走,照此來算,估摸再有十天半月就能抵達。”
“阿昆來了,我也能更安心些。”季燕然將文書還給他,“你處理的不錯,多謝。”
“你我之間,還要說這些嗎?”雲倚風試了試他的額頭溫度,“看來軍醫找出的古方還是有些用的,王爺這兩日看著精神好多了。”
“去取紙筆過來。”季燕然撐著坐起來些,“周炯久居中原,擅長在開闊之地作戰,西南山林險峻,滇花城不該是那麼個打法,僵持於大梁無益,須得儘快破城。”
雲倚風端來一張小案几:“王爺說,我寫。”
季燕然道:“滇花城偏西北處,有蟒山九峰,內有一處虎兒坡,是舊時鄉民炸山取玉的地方,下方深坑可容數千人,命他速調五千精兵暗中埋伏。另派三千人,趁夜色乘坐罌筏渡江,假意……咳咳。”
雲倚風坐過來替他撫背,又問:“王爺怎麼記得這般清楚?”
“先前到滇花城給母親買玉時,到山裡看過,便記住了。”
雲倚風想了一會:“就是千挑萬選,結果買了塊石頭的那回?”
季燕然:“……”
雲倚風笑道:“若能一舉攻破滇花城,那這石頭買得倒也不虧。”
隔壁房中,地蜈蚣還在仔細推演地宮入口。雖說鷓鴣以玉嬸性命為要挾,不准他再進出臘木林,但誰能擋得住江湖第一的飛賊,只靠著往日記憶,也能將林中陣法繪出個七七八八。他此生破解機關無數,地宮啊、古墓啊,少說也鑽了上百處,還從未遇到過如此複雜的,反而被激起心中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