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節,坤寧,時鏡,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再也不喝酒,甚至連門都不出了,成日關在家中,買來各種營造之書,竟然花了整整三個月的時間,潛心研究,畫出了幾張複雜的圖紙。
可這時的他已經沒有錢了。
周圍也沒有幾個人願意借錢給他。
任為志只好親自上京來想要求以前父親的一個朋友幫忙,豈料他父親的這位朋友聽說他來了,倒是好生待客,也肯借一些小錢給他,但要說借幾千上萬兩,卻是百般推脫。
任為志在京中磋磨了兩個月,終究心灰意冷。
他掛心家中的鹽場,不得已之下才向京中的其他鹽商放出了自己研究出了新的工具能開採“廢井”的訊息,希望能以將來鹽場的分紅作為答謝,籌得一筆錢,趕緊回家實行自己的計劃。
這一樣新工具,便是後世聞名的“卓筒井”。
上一世,姜雪寧在宮裡聽說這個故事,是沈玠召見蜀地的大臣們的時候,任為志已經在家中的鹽場吊死了有三年。
他的確從京城籌措了一筆錢回去。
回到四川好一番折騰之後,也將這“卓筒井”製作出來,可他運氣不好,在試用卓筒井的第一天晚上,便打到了鹽井更深處的炎氣,且當時外面有燈籠的明火,炎氣上湧,沾著明火便立刻燒了起來。
整座鹽場毀於一旦。
用楠竹製成的第一架卓筒井也在火中倒塌。
更有甚者,好幾名長工在火中受傷。
先前借錢給他的那些商人,幾乎立刻逼上門來,要他償還。
任為志山窮水盡。
鹽場毀了,卓筒井沒了,既要賠錢給長工治燒傷,還要按著最開始立下的契約賠商人們投給他的本金,走投無路之下變賣了家中傳下來的祖宅,在清掉所有債務的那一天,一條麻繩將自己掛在了鹽場那隻留下的殘骸的卓筒井上,結束了他坎坷的一生,離開了人世。
在他死後三個月,留在匣中的圖紙被人發現;
在他死後四個月,第二架卓筒井被人制造出來,成功往地下打出了二十多丈的深井,汲出了以前從來不可能碰到的、藏在“廢井”二十丈深處的鹽滷;
在他死後一年,卓筒井已成為自流井鹽場“小口深井”採滷所必備的工具;
在他死後三年,自流井凡有鹽場之處,必供奉他的畫像!
也就是說,任為志發明的卓筒井,是完全可以用於開採地層深處的鹽滷的,只是他自己運氣不好,沒有能夠撐過最艱難的那段時間。
姜雪寧還記得,上一世的尤芳吟同自己談論她白手起家的經歷時,也曾感嘆過錯失了這個大好的機會,因為並不知道任為志當年在京中籌錢。
她還說了什麼“鑽井技術”和“天然氣”之類的話。
這些古怪的東西,姜雪寧也聽不懂。
但她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也知道這中間會有多少牽動人心的曲折。
“要知道一件事要做成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中間說不準會經歷許多山窮水盡的絕望,可咬牙撐下來才知道‘柳暗花明又一村’。”姜雪寧凝望著尤芳吟,給她講著意味深長的故事,“這任為志既然敢借這麼多錢還說自己能開採‘廢井’,想必這‘卓筒井’是一定能用的。若他有足夠的錢,搶佔先機,把別的鹽場都不要的‘廢井’給買下來,再以‘卓筒井’取滷製鹽,天知道會做出多大的一番事業。”
什麼採滷製鹽的事,尤芳吟聽得有些一頭霧水。
但這不妨礙她理解到姜雪寧話中的關鍵。
那就是——
這個任為志,是個有本事的人。如果投錢給他,就算中間可能賠很多,可只要咬咬牙撐過去,便能開啟一片新天!
姜雪寧知道她至少是聽懂了最關鍵的那部分的,眸光輕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