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7節,坤寧,時鏡,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姜雪寧渾身的血一寸寸冷了下來。
她問道:“請問大夫,通州城裡幾個永定藥鋪?”
張大夫道:“就老夫這一家啊。”
姜雪寧腦海裡瞬間掠過了張遮、小寶、馮明宇、黃潛等人的臉,身形頓時晃了一晃,險些沒站住,退了一步才勉強穩住,臉色已然煞白。
永定藥鋪是假的。
朝廷有支援也是假的。
怎麼可能……
張遮,張遮怎麼辦?
張大夫瞅著她:“姑娘,您氣色看著不大好啊。”
姜雪寧卻夢囈似的問:“大夫,去衙門怎麼走?”
張大夫沒怎麼聽清,還道:“藥鋪裡也沒病人,要不您坐下來先歇口氣……”
姜雪寧此刻心急如焚哪兒能聽這老頭絮叨,面色一變,已顯出幾分疾厲肅殺,只大聲問他:“我問你府衙怎麼走!”
第128章 敗露
“天教創立由來已久, 三十多年了,原本是江南一些失田失產的流民們嘯聚山林而成,專與官府作對, 在江湖上稱作‘大同會’, 也不成什麼氣候。直到教首他老人家途經此地,以道化之,在山中講道十餘日,會眾皆以為是神仙下凡, 推舉為首。之後他老人家,便改‘大同會’為‘天教’,說我等不再是綠林中的流匪, 而是與佛道兩家並舉的新教派。一來免了犯上作亂之嫌, 二來傳教佈道於五湖四海,多的是人信奉加入, 各省廣建分舵,兄弟們若有個萬一,照應起來實在方便。”
通州城內, 黃潛一邊走一邊笑著朝前指。
“張大人看, 前面就是通州分舵,還依了數十年前的舊規矩,建在道觀裡的。兄弟們早在後山恭候。”
張遮抬眼看去, 果然是一座道觀。
這通州城城西靠山, 乃是天然的屏障,山勢雖然不高,卻也有幾分秀美之色。
栽種的乃是經冬的老松。
山腳下建了個門, 頂上掛了個“上清觀”三個字,看匾額與建築都有些陳舊了, 是上了年頭,甚至外面看著已經很是破敗,想來平常沒什麼香火。
自看著小寶駕車送姜雪寧去永定藥鋪看病後,張遮就有些心不在焉,寡淡的面上微有凝重之色。
見了道館,他也只是點點頭。
天教的淵源在民間傳得神乎其神,然而在他這樣知道其底細的朝廷官員眼中,卻是無甚詭譎神秘之處。
黃潛說的大略不錯。
早年天教乃是沒了田產的流民聚成的“大同會”,為的是對抗鄉紳或者打劫來往客商,以求得一席生存之地。但先皇登基後十五年左右,也就是德正十五年,佛道兩教之中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道教是本土教派,盛行中土已久。
無奈二百餘年前佛教自西傳入,正逢亂世,大江南北一時信眾無數,隱隱然不輸道教。兩家修廟的修廟、起觀的起觀,不時爭奪教中與地界,互有摩擦。
及至先皇登基時,佛教已蔚然成風。
當時佛教以白馬寺為首,先皇甚至親臨過白馬寺祈福上香,主持方丈便是本朝如今的國師圓機和尚;道教則以三清觀為尊,據傳有千年道統,觀主道號“真乙”,人皆尊稱一聲“真乙道人”,也是精通道法。
未料那一年,兩教相爭,鬧得很大。
兩教都有心要在地位上爭一爭,圓機和尚與真乙道人於是約在泰山腳下論道,各拼佛道真法,較量個高下。一時間是修者信眾雲集,悉數聚集,聽二人講道。
因時日已久,當年盛況已只留下隻言片語,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廣為流傳——
道教這邊真乙道人慘敗。
坊間傳言說是圓機和尚在與真乙道人論道數日後,當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