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房玄齡
想做個好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4章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房玄齡,給皇帝們直播華夏發展史,想做個好人,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走的完全是那種相愛相殺的路線,可能君臣倆互相對對方那也是不耐煩,都是為了自己的職責,那能怎麼辦呢?都不是輕率之人,互相忍受唄,還能離咋地?】
緊握雙手的唐太宗和魏徵臉上的嘴角同時隱隱下落,互相看了對方一眼,呃,有些想吐;
雙手不自覺的想要鬆開,但是身為君王和臣子他們的政治素養還是很線上的;
立馬錶現君臣倆之間的關係有多麼的親密,讓在朝堂上的貞觀臣子都感覺到有些膩歪;
甚至非常的佩服,不愧是權臣和明君啊,怎麼連演戲都有如此天賦而且還那麼的強,比不過啊比不過,看來不僅要好好的辦事,自身有才能,還得會演戲啊;
【魏徵不久就被李世民提拔為尚書左丞,
並且留在朝中,對待魏徵十分的好,甚至認為他是自己的心腹,
經常將魏徵引入自己的內室,還向他詢問治國之道。
魏徵蹉跎半生,他終於遇到了勵精圖治的明主,滿腹才華也終於有了用武之地,得以施展;
李世民曾經對這個才華在外的臣子詢問什麼是明君?什麼是昏君?
魏徵認真的回答說“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這句成語在日常生活當中經常熟悉到常用。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主播不曾知道這個人一開始到底指的是士人還是黎民百姓;
但在魏徵這裡國家基石是百姓庶民,“守成難”,“居安思危”,全部都是魏徵治國安民謀略思想的基礎;
他不止一次的強調做守成之君有多麼地難,魏徵的戰略眼光那可是非常的長遠,而且能發現常人不能注意到的細節;
魏徵希望大唐的統一是長久的,百姓能夠更加的安穩,大唐會迎來像漢朝那樣的盛世;
中原戰亂了這麼久,大家習慣戰亂,但是更向往的是和平統一,所有人都倦了;
強漢那樣延續四百多年的大統一王朝真的存在嗎?
若不是有史書記載,黎民百姓不可能知道自己的來處,就連世家子弟都有些懷疑真的存在那樣一個強盛的王朝嗎?
所有的有識之士將最後的希望全部都寄託給建立這新生王朝有著明君之相的李世民,但是隋煬帝登基之前也是一副非常靠譜的模樣啊,結果呢?登上皇位之後變成了那副模樣;
不管李世民有多麼的雄才大略,未知的未來是不會讓魏徵這種人放心啊,沒有人敢擔保李世民不會是隋煬帝第二;
所以魏徵一直強調守成之君有多麼的困難,他認為開國打天下是很簡單的,能不能守住天下才是正經;
由此,他經常向李世民勸諫,他把自己當作一把刀,一把刻在帝皇眉心之中的刀;
這個刀只能折損自己,拼盡全力也不會傷害到帝王,頂多會損失帝王的威嚴;
公元640年,也就是貞觀十四年,魏徵再一次向唐太宗進諫,強調自己的觀點:“臣聞之,戰勝易,守勝難。
唐太宗初登基,就算他是天選的帝王,沒有人在他身邊時時刻刻勸誡,駁斥他有些自傲的觀點;
周圍全部都是讚賞陛下的,魏徵完全不顧自己的性命,他就要做那根太宗時時刻刻提起精神的警鐘;
李世民一開始身為”天策上將“登上帝皇之位難免傲氣十足,有著少年人的意氣驕傲自矜;
若是平常的世家大族子弟,有這等成績傲氣就傲氣無所謂;
但是,身為帝王,國君是不能有著自己的情緒和私心,他必須在天下人面前當一個沒有情緒的帝王;
驕傲的李世民一直不斷的被魏徵潑涼水,總算發熱的頭腦漸漸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