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2章 歲末紛紛言語多,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佶的這幾道詔令讓整個朝廷有點不知所措,冊立後宮妃嬪當然是趙佶自己的事情。但是廢黜皇后,還是先帝的皇后,自己的皇嫂,就是一件大事了。朝廷上下的官吏們紛紛猜測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趙佶竟然要廢黜自己哥哥的皇后,一時之間謠言四起。
不少官員還想上書議論此事,但是政事堂的宰相們對此不發一言,還阻止了部分官吏的上書,在政事堂的壓制之下,這件事情總算有驚無險的過去了,也就是劉氏在民間風評不佳,百姓們都覺得當年她借巫蠱之禍栽贓孟皇后實在是太過拙劣,民間對他也是頗有微詞。
被趙佶冊封的鄭氏和劉娘子前來垂拱殿謝恩,還帶來了各色的禮物,趙佶安慰了他們一下,答應他們批閱完劄子就回後宮去。
送走兩位娘子,趙佶開始批閱各地監司大員們劄子,接近歲尾年終,諸路轉運使、經略安撫使等大員們紛紛向趙佶上劄子,一來是祝賀新年,在趙佶面前刷個存在感,二來就是向趙佶進貢各種珍玩禮物。同時還要請求陛見,希望能得到官家接見,好仕途上有所進步嘛。
其他諸路的轉運使和各監司的官吏們,劄子也算的中規中矩,但是還是有幾個顯眼包成功吸引了趙佶的注意力。首先就是我們六路發運使蔡京蔡大人的劄子。蔡京不但向趙佶贈送了價值不菲的各色禮物,揚州的瓊花、米芾的字畫、各色青銅器、文同的字畫當然還有價值不菲的財貨,為後宮娘子們打造的各色珠寶、絹帛、首飾,趙佶明白,看來蔡京在這個位置上撈得不錯啊,趙佶粗略算了一下,最少也有好幾萬貫了。
蔡京還給自己寫了一封長信,備述思念之情,想要回到官家身邊來,用蔡京自己話說是:“願為官家執戟庭下可也,至於司掌權衡,則舉賢才用之。”確實是一條好舔狗,但是蔡京做發運使還算不錯,趙佶暫時還不想讓他回來。但是臺諫倒是多次彈劾他們兄弟倆,認為他們兩兄弟同時擔任地方方面大員,對國家不利,請求調一位回來或改任其他職務。
其實臺諫就是想打擊蔡卞,因為他是王安石的女婿,新黨中不少人視他為王安石衣缽的繼承者。侍御史陳瓘、任伯雨、御史龔夬聯合彈劾蔡卞:“卞尊私史,以壓宗廟之惡,有過於惇,去年封事,數千人皆乞斬惇、卞,公議於此可見矣。”認為當年章惇排擠元佑諸臣,蔡卞其實是幕後主使。對蔡卞準備大肆打擊。
宰執是認為他們兩個人同時位居相位,與朝廷體制不符,也多次上書要求給調回兄弟倆箇中的一人到京師或者改任宮觀,趙佶經過考慮後,決定調蔡卞回來,先任刑部侍郎判大理寺事,調延安知府陶節夫為河北東路經略安撫使。陶節夫素有邊才,趙佶希望他到河北去整頓河北禁軍,加強北方的防務。
同時趙佶還注意到兩浙東路提點刑獄使趙挺之,作為新黨干將,趙挺之還是有些本事的,之前因為和範純禮的鬥爭,被貶到地方做提點刑獄使,在兩浙官聲不錯,此次也再次上表請求陛見,趙佶考慮到他也算得上新黨中不多的還算正直的人物,後來為相的時候多次陳述蔡京的奸惡,揭發蔡京的種種不法行為。
趙佶明年準備在河北等處大興農田水利,需要派人監督,一眾舊黨的臣子們雖然操守頗佳,但是處理實務的能力讓趙佶有些擔心,把國家海量的國帑交給地方,組織大興水利,不是一件小事情,趙佶一直在尋找一個可靠的人去監管此事,趙挺之無疑是合適的人選,他作為新黨中為數不多的出身臺諫的官員,既熟悉臺諫的辦事方法,又熟悉地方事務,在地方一年,也幹得有聲有色,將他調到北方來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趙佶於是在他的劄子上批道:以卿勞苦,特解前職,以翰林侍講學士、給事中陛見。批完後和蔡卞的劄子放到一起,一會給政事堂送去。
趙佶看著這些劄子,隨意翻了翻,內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