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章 蠻夷鬼蜮計多端(三),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宋軍正在摩拳擦掌,準備修理西夏的時候,嵬名阿吳給西夏使節的信已經到了東京,西夏使節立即報告政事堂,說西夏已經克服一切困難,在為大宋準備五千匹貢馬,希望大宋能夠給一定時間,好讓西夏湊齊馬匹,送給大宋。
訊息送到東京,趙佶哈哈大笑,拿著西賊送來的文書說道:“諸位相公,可知吾現在想起什麼嗎?”
一眾相公搖搖頭,趙佶提起了蒲松齡的狼,講完這個故事,趙佶笑道:“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西賊所為,故狡黠也,然禽獸之詐變幾何?任你機變狡詐,還是逃不過屠夫。國家之間,固然要講仁義禮儀,但是對於西賊這樣的禽獸之國,何妨雷霆手段,機變巧詐呢?“
一眾政事堂相公們都笑笑,連一向溫文爾雅的蘇轍都很氣憤,對趙佶說道:“官家,本朝對西賊,不可謂不厚待了,李繼遷、李元昊父子皆叛逆也,然仁宗皇帝以兩國生民為重還是予以包容,容忍其竊據銀夏,已經是矯天之幸了,神宗、哲宗屢加討伐,念其偏鄙小國,不忍加誅,而彼倚仗奸謀,素無信義,既允貢馬,又陰違之,殊為可恨!“
趙佶也說道:“蘇相說的是,李乾順耍這些鬼蜮伎倆,就不怕吾發大軍討伐嗎?“說罷將李乾順的奏疏扔到地上,對曾布說道:”曾相,告知西夏使者,吾非可欺之主,若是李乾順不能貢馬,吾必親御六師,去往興慶府取回馬匹!“
曾布趕緊撿起奏疏,對趙佶說道:“官家,臣必不辱使命!”
於此同時,宋夏邊界上,各路宋軍的硬探和精騎紛紛出動,在漫長的邊界上處處襲擾,西夏巡邏的騎兵,遊牧的牧民,沿邊防守不太嚴密的堡砦,都是宋軍的攻擊目標,尤其是麟府路的宋軍,深入西夏境內數百里,將兔毛川附近的西夏牧民全部驅趕走,還繳獲了大批的牛羊。
知樞密院事嵬名安惠最近的壓力非常之大,各處告急的文書如雪片一樣飛向興慶府,飛到他的案頭,作為執掌兵柄的知院,現在宋軍兵臨城下,你說大家不指責他那肯定是扯淡的,一眾的勳貴和利益受損的部落首領都認為是嵬名安惠的無能導致宋軍如此猖狂,其實也不想想,自熙寧以來,西夏和宋軍交戰,能獲勝的就已經不多了。
連日以來,嵬名安惠都一直在樞密院衙門裡,連家都沒有回,一直都在關注著宋軍的動向,地圖上的各種旗幟,標明瞭宋夏兩軍之間動向,密密麻麻的旗幟中,就兩個地方是空蕩蕩的,一是仁多保忠的靜塞軍司轄地,還有就是仁多泉城附近,宋軍彷彿刻意避開了這兩個地方,雖然仁多保忠也命令靜塞軍司的西夏軍隊戒備,但是宋軍的硬探也罷,馬軍也罷,彷彿畏懼仁多保忠一樣,不僅不敢襲擾靜塞軍司,連仁多泉城也不敢襲擾。
嵬名安惠看著地圖冷笑,將嵬名阿吳請來,拿著和南軍司的戰報,對嵬名阿吳說道:“國相怎麼看這事?”
嵬名阿吳說道:“宋人畏懼仁多將軍,不是好事嗎?梁王不要老是疑神疑鬼的,現今國家乏人,仁多將軍又是國家名將,不要再做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了!”
嵬名安惠說道:“國相還不明白嗎?仁多保忠也許並未叛國,但是仁多氏肯定是首鼠兩端了,跟宋人有默契了,要不然宋庭不會這樣默契的,這不是哪一路宋軍懼怕仁多保忠的問題,恐怕宋軍陝西宣撫司或者更高的層級已經和仁多氏達成某種交易了,仁多楚清出任熙河路兵馬都監,大肆在招徠叛逆,若不立即處理,恐國家不寧!”
嵬名阿吳說道:“梁王,現在仁多將軍駐守靜塞軍司,為國家抵禦宋軍,而梁王你如此說,不怕寒了將士們的心嗎?若是不用仁多保忠,梁王倒是推薦一人,能震懾宋軍的?梁王要不然親自坐鎮韋州,與章楶、王文鬱再戰一場,說不定還能一雪前恥!”
嵬名阿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