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3章 歲尾年終諸事繁,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和西賊的貢馬之事結束後,朝廷進入難得空閒時光,今年對大宋來說,算是難得清淨了。
西賊的事情瞭解後,如今朝廷的大事就是來年的科舉了,各個衙門也進入了清理賬目,準備過年的時間段。趙佶目前最關心的就是三司的賬目,畢竟今年雖然沒有什麼災荒,可是朝廷的用度著實不小,與西賊的大戰,還有疏通運河,朝廷的大工程可不少,趙佶還要造海船,這一切都需要花錢,沒有錢,談何容易。
雖然現在趙佶有封樁庫撐著,可是這東西都是祖宗積攢下來的,總有用盡的時候,而且封樁庫本來是用於戰爭的壓箱底的錢,趙佶只能偷偷的動用,而且總要給自己留個備用的吧,要是都用完了,怎麼面對之後的事情。所以對於趙佶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看看今年的財政收支,他希望市舶司的關稅能夠有些起色。
趙佶本來以為年底會清淨一些,沒想到圍繞科舉考官,又開始暗流湧動。
明年是趙佶登基後的第一次科舉考試,而且是制科和常科一起開的科舉考試,更是由中樞向各路第一次派遣考官,各位大佬,新黨舊黨都想從自己的夾袋裡儘可能多的安排人去出任各路的提舉學政,看能不能提前發現璞玉,還有禮部試的同考官,都是大家想要積極爭取的位置,做過一任同考官,那是多榮耀的事情,不亞於館閣貼職。
趙佶不得已再次召集政事堂和蘇軾等商量科舉制度。
趙佶問道:“諸路提舉學政人選,可曾議定?”
韓忠彥說道:“官家,此事朝野關注,尚未有定論,官家可有聖訓,臣等好行之。”
趙佶笑了笑說道:“選拔考官,當以德行為主,要德才兼備之士,方可服眾,還是要從翰苑和臺諫選擇考官,還要付之公論,官品也不能太低,否則為地方監司所輕,也不能保障取士公平,臺諫也要全程監督,掄才大典,國家大事也,不可輕忽!”
韓忠彥點點頭說道:“官家所言甚是,但是本次科舉時間還是倉促,選拔考官,未必合意,有人建議,以仁宗時十八漕司路設十八路考官,比較合適,而且每路設定考官,確是不妥,如京西南北兩路、淮南東西兩路,本系一路,若還是依漕司分設提舉學政,似有不妥。”
趙佶想想也是,北宋的路制確實是很搞笑的一件事情,反覆變化,尤其是神宗朝時,從十八路變成二十三路,京西分為南、北兩路,淮南分為東、西兩路,陝西分為永興軍、秦鳳兩路,河北分為東、西兩路,京東分為東、西兩路,為二十三路。加上自己繼位後新設的京畿路,實際上以漕司路計算,有二十四路。
實際上京東等路轄區本就不大,本就是人為的分為兩路,按照原來十八路設定提舉學政也好選人,唯一就是東京開封府,要單獨選擇一個提舉學政。
趙佶想了想說道:“韓相所議,確實是合乎條理的,如今就按十八路設定提舉學政,開封府單設一名,臺諫也要派人監督,還是要從速擬定諸路提舉學政和禮部試同考官,趕緊準備。”
蘇軾說道:“官家,本朝科舉,向有兼取詩賦、經義之道,先帝廢詩賦,專以經義取士,官家是仍以經義,還是詩賦、經義並取?”
趙佶問道:“詩賦、經義各有何優劣,諸位怎麼看?”
曾布說道:“官家,詩賦取士,一來是優劣全憑考官一人之意,沒有可取性,二來是制科考試已經有相應科目,若是真的詩賦過人,參加制科考試即可,而且考生如今多習經義,少習詩賦,匆忙宣佈,恐未得朝廷取士之意,反而成為部分人倖進之途,宜杜絕之!”
曾布這話有些誅心了,基本上是暗搓搓指責蘇軾可能舞弊了,若是以往,蘇軾蘇轍兩兄弟早就開噴了,但是這麼多年得宦海沉浮,早就把他們磨礪的圓滑了,對於曾布這種話,根本毫不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