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章 俠之大者為國家,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東京,一個清癯老者回來了,時光在他身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跡,當年離開東京城的那個意氣風發的年輕人早就不在了。只有巍峨的城牆依舊。

人們有些好奇,這個老者為何站在安上門外,望著城門失聲痛哭,而且大蘇、小蘇兩位相公居然都陪伴著他,也不知道是何方神聖。

蘇軾拍了拍老者的肩膀說道:介夫(鄭俠字),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啊!老者拭去眼淚,笑笑說道:讓子瞻兄、子由兄見笑了,實在是失態了。

蘇轍笑道:介夫,苦盡甘來矣!官家聽聞介夫之名,授以館閣貼職,已有大用之意,介夫可以一展抱負了。明日吾就代介夫請官家召見。

趙佶得知鄭俠已經抵京後,也是非常激動,流民問題亟待解決,國家興修水利、開發荊湖都需要大量的人口,這些流民在北方生計艱難,而且極易為禍,但是在南方的話,尚且可以分得一塊土地,勉強餬口,趙佶不願如章惇、呂惠卿說得那樣動用禁軍去驅趕他們,大宋的禁軍的軍紀,比囚犯好不了多少。

蘇轍替鄭俠請見,趙佶立刻準允,在垂拱殿召見鄭俠。對於鄭俠,趙佶是既敬重又忐忑,對於他這樣敢於為民請命的人,趙佶是十分敬重的,但是又怕他們凡事抓著大道理不放,就像明朝那幫言官御史一樣,無腦開噴,你絕對吃不消的。

鄭俠進殿來,恭恭敬敬的行禮唱名:臣端明殿學士鄭俠請見。

趙佶立刻說道:鄭卿請起,鄭卿飽受風霜,備嘗艱辛,吾甚為痛惜!如今任卿館閣,欲用卿之才也。蘇相,可將情況告知鄭卿?

蘇轍昨日已經將召見他的緣由詳細告訴鄭俠了,鄭俠已經思考了一夜,此時趙佶發問,鄭俠說道:官家,蘇相昨日已經此事緣由告知臣了,臣以為呂計相所言,過於操切了!

對於鄭俠這個答案,趙佶一點都不意外,鄭俠怎麼可能贊同呂惠卿的意見,趙佶急需問道:若任卿為體量安撫使,招募流民去荊湖墾荒,還有治河,卿以為當如何做?

鄭俠問道:官家既然想招募流民,可知道流民分幾種嗎?

這話倒讓趙佶有些摸不著頭腦裡,凡是失地無著的,不都是流民嗎?還分幾種嗎?趙佶問道:吾實不知,還請鄭卿為吾解惑。

鄭俠說道:官家,大凡農民失地,或遭遇天災,不得已逃離本鄉本土,即為流民矣。成為流民後,無非幾條路可走,一來是入城成為僱工或者奴僕,不過僱工要家世清白,有擔保,奴僕的話,一般都會買小孩,所以這條路,對於流民來講,大部分是很難走通這個路徑的。二是租賃土地耕種,說實話,河北、京東等地,地狹人稠,又災害頻仍,哪裡還有土地給他們耕種。三是徹底淪為流民,四處流浪,身強力壯者,有可能被招募入禁軍,更多的自然是淪為盜匪,為非作歹,至於其中老弱,那就不忍言了。

趙佶問道:那以卿之見,這些流民,應當如何區處?

鄭俠說道:官家,臣以為已經在城內做工或者有其他生計者,就不必管他了,只要能自謀生路,朝廷就不必去管他,若是朝廷強行將其遷移,反而不美。

趙佶點點頭,這個分類處理,還是很得趙佶認可的,朝廷最喜歡乾的事情,就是強姦民意,反正什麼事都是朝廷為你好,強行遷移百姓這些事情,州縣官吏都乾的出來的,他們才不管什麼百姓如何,只要能討好上級,他們是不會管什麼後果的,大不了換個地方當官罷了。最後激起民變,又都是狗皇帝的錯。

趙佶說道:鄭卿所言,吾深知矣,但是對於那些生計無著的流民,又該如何區處呢?

鄭俠說道:對於那些在城市荒野乞討、流浪的,應該著州縣官吏收容起來,加以分辨,若是還有家屬,當令其團圓,若是確係無著無親這,按男女分開,遣送至荊湖路,酌情分給土地,地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