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戰棹如雲選優劣,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幾日趙佶處理了朝政後,心裡最關心的就是水軍的問題,雖然宰相們對水軍不太重視,但是趙佶很清楚,水軍在未來的戰場上將會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水軍也是宋軍為數不多對北方草原民族具有天然優勢的軍種,而且打造戰船訓練水軍而不是一時一日能夠完成的。
趙佶準備到金明池遊賞一番,順帶看看大宋的汴梁水軍,瞭解大宋的戰船打造和水軍配備。
吩咐梁師成準備車駕後,趙佶還吩咐章惇、呂惠卿一道去金明池,打造戰船,訓練水師可少不了這兩位。
金明池在東京外城西牆順天門外路北,與路南的瓊林苑相對,本是藝祖皇帝開鑿用來訓練水軍,太平興國元年,以卒三萬五千鑿池,以引金水河注之,有水心五殿,南有飛樑,引數百步,屬瓊林苑。每歲三月初,命神衛虎翼水軍教舟揖,習水嬉。西有教場亭殿,亦或幸閱炮石壯弩。本來是虎翼水軍的訓練場所,但是現在承平日久,虎翼水軍也淪為了表演性質的儀仗隊了。
每年金明池開池,虎翼水軍的表演倒成了東京城內一景,大量的市民都來圍觀,水戲呈畢,百戲樂船,並各鳴鑼鼓,動樂旗舞,與水傀儡船分兩壁退去。有小龍舟二十隻,上有緋衣軍士各五十餘人,各設旗鼓銅鑼。船頭有一軍校,舞旗招引,乃虎翼指揮兵級也。又有虎頭船十隻,上有一錦衣人,執小旗立船頭上,餘皆著青短衣,長頂頭巾,齊舞槕,乃百姓御在行人也。又有飛魚船二隻,彩畫間金,最為精巧,上有雜彩戲衫五十餘人,間列雜色小旗緋傘,左右招舞,鳴小鑼鼓鐸鐃之類。又有鰍魚船二隻,只容一人撐劃,乃獨木為之也。
而且隨著金明池軍事功能的減少,宋廷在金明池營造了大量的亭臺樓閣,周圍約九里三十步,池西直徑七里許,入池門內南岸,西去百餘步,有面北臨水殿,車駕臨幸觀爭標賜宴於此,往日旋以彩幄,政和間用土木工造成矣。又西去數百步乃仙橋,南北約數百步,橋面三虹,朱漆闌楯,下排雁柱,中央隆起,謂之駱駝虹,若飛虹之狀。橋盡處,五殿正在池之中心,四岸石甃向背,大殿中坐,各設御幄,朱漆明金龍床,河間雲水戲龍屏風,不禁遊人。橋之南立欞星門,門裡對立綵樓,每爭標作樂,列妓女於其上。門相對街南有礴石甃砌高臺,上有樓觀,廣百丈許,曰寶津樓。前至池門,闊百餘丈,下闞仙橋水殿,車駕臨幸觀騎射百戲於此。池之東岸,臨水近牆皆垂楊,兩邊皆綵棚幕次,臨水假賃,觀看爭標。北去直至池後門,乃汴河西水門也。
同時金明池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存放皇帝的龍舟,同時虎翼水軍的幹船塢也建在此處,熙寧中,宦官黃懷信獻計,於金明池北鑿大奧,可容龍船,其下置柱,以大木樑其上,乃決水入奧,引船當樑上,即車出奧水中,船乃立於空中。完補訖,復以水浮船,撤去樑柱,以大屋蒙之,遂為藏船之室,永無暴露之患。不光是是皇帝的龍舟還有虎翼水軍的各式戰船,在金明池都有駐紮。
趙佶平明出發,一個多時辰才抵達金明池,池內的內侍、虎翼水軍早就接到了通知,在門口等候,趙佶和兩位宰相步入金明池,根本沒有理會池內的亭臺樓閣,直入存放戰船的船塢裡,趙佶邊走邊問道:本朝打造戰船,一向由何處供給?
章惇說道:本朝戰船的打造主要依靠“造船務”,這是管理修造戰船的機構和場所,地方上設定“船坊”或“造船場”用以打造戰船和漕船。
趙佶來到船塢,除了龐大的龍舟外,還停放了虎翼水軍的各式戰船,趙佶喚過虎翼水軍的指揮使問道:我大宋戰船,大體都有哪些種類?
指揮使答道:本朝戰船有樓船、海鶻船、鬥艦、刀魚船、艨艟這幾種常見的戰船。還有用於運輸戰馬軍資的馬船。一般作戰還是以樓船為主,鬥艦、艨艟輔之,巡海緝盜多用海鶻、刀魚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