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章 楶陛見,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送走諸位大臣後,趙佶還是有些不放心,將狄詠召來,問道:卿久在陝西,可知陝西諸將之中帶兵練兵,以誰為佳,卿可有推薦的人選?狄詠想了想說道:官家,西北諸將,以種家、折家、姚家、劉家為主,間或有其他人家。
趙佶好奇道:現在陝西諸將,都是將門子弟嗎?狄詠點點頭說道:諸路兵馬統制以上俱是將門子弟或都門禁軍派遣。趙佶好奇道:都門禁軍中還有可用之將?狄詠說道:臣問巡檢何灌,武舉登第,頗有勇力。趙佶點點頭問道:西軍之中,年輕將領卿以為何人為佳?
狄詠問道:官家,西軍之中,能戰者多,不過种師道、种師中兄弟已年介五旬,折可適也身負重任,此三人者,皆西軍勇將也。其餘劉法、姚古皆是一時之選。趙佶繼續問道:老將軍想必已知,吾欲在京畿諸路選練校閱鄉兵,每路各置一將,共計三萬人,若以練兵論,西軍諸將可以勝任者何人也?
狄詠說道:如此則選種師中、劉法、姚古皆可一用。但官家欲練兵,可從西軍抽調精銳士卒,充為校尉,如此成軍迅速,且有戰力。趙佶笑道:老將軍久歷戎行,可為吾統領此事?狄詠興奮的說道:官家,老臣雖老,尚堪驅使,還請官家放膽。趙佶說道:如此吾可以無憂矣!加卿侍衛親軍步軍副都指揮使兼京畿諸路宣撫使,節制諸路校閱鄉兵,調何灌、种師中、劉法為諸路校閱鄉兵統制,自鄜延、秦鳳、熙河、麟府等路抽調精銳一千五百,充校閱鄉兵校尉。
趙佶一邊說,一邊寫好詞頭,繼續說道:老將軍,此事重大,吾託付於卿了!雖稱鄉兵,吾實望其為禁軍,所給用度僅次禁軍一等,招募士卒要是良家子弟。嚴加訓練,都門禁軍的窘況,老將軍想必也已經知道了,長此以往,外重內輕,非國家長遠之策。狄詠鄭重的點頭說道:官家,放心,老臣知道輕重,必為官家練出可戰之兵。趙佶點點頭說道:如此甚好。
狄詠走後,趙佶還是不太放心,靖康之變時,所謂八十萬禁軍,還不如土雞瓦狗,女真人不過數萬人,就兵臨汴梁城下,這樣的禁軍,怎麼倚靠,西軍面對女真人也並不佔優勢,种師道、姚古所統帥的西軍一樣也戰敗於女真人手裡。禁軍的孱弱可見一斑,這事還是得落在章惇身上,也只有他這個強勢的樞密使可以壓制這些驕橫的將門。
趙佶召見章惇,章惇進入垂拱殿內行禮後問道:官家召臣何事?趙佶問道:章卿掌天下軍伍,當知我大宋禁軍幾何,每歲消耗幾何吧?章惇笑道:具元佑七年呂大防所奏,天下禁軍廂軍總計七十五萬餘人,其中禁軍五十五萬,廂軍二十萬,近年來與西賊交戰,禁軍略有增加,在六十萬左右,禁軍每人每歲大概30貫,廂軍每人每歲大概需要十到十五貫。
趙佶默默的算了一下說道:那就是說,每歲光是養兵,國家就要花費2000萬貫。章惇點點頭,趙佶問道:都門禁軍,號稱精銳,衣甲行糧,都是從優供給,到底有幾分戰力?所謂上四軍,捧日、拱聖等軍,臨戰可否一用?章惇有些尷尬說道:國朝承平日久,都門禁軍,有些懈怠,怕是比不上西軍經年血戰。
趙佶只能苦笑,繼續問道:禁軍在冊有六十萬,實際有多少?章卿可知。章惇說道:之前冗兵甚多,部分禁軍實有人數不足一半,現經多次裁減,禁軍實有人數應有七八成之數吧。趙佶說道:都門禁軍實際人數較之河北、河東更少吧。章惇說道:官家聖明,都門禁軍確是缺額甚多,實有人數應在六七成之間。趙佶說道:卿為樞密使,當整頓軍伍,縮減空額,都門禁軍不堪使用,久之外重內輕,非國家之福。
章惇點點頭說道:內輕外重確非國家之福,陛下聖慮及此,臣等不及也!趙佶接著說道:祖宗施行更戍之法,使士卒習山川勞苦,遠妻子之思,亦是一良策。現今西軍能戰,而捧日、拱聖諸軍,士氣不振,已不復國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