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0章 蠻夷無義惟識威(三),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法在地圖上為趙佶指出前唐隴右節度的轄區,前唐隴右節度使衙駐鄯州(今樂都縣城)。領鄯、秦、河、渭、蘭、臨、武、洮、岷、廓、疊、宕12州行政,先後統臨洮、河源、積石、莫門、白水、安人、振武、威武、寧塞、鎮西、寧邊、威勝(宛秀)、金天、曜武、武寧、天成、振威等軍和綏和、平夷、合川守捉,兵力最強盛時軍額七萬五千,馬匹一萬六百匹。
現在隴右節度的部分州府如蘭、岷、洮等州已經被大宋收復,由熙河路管轄,而今設立隴右都護,駐節何處?劉法作為隴右都護,當然關心自己的治所在哪裡,趙佶想了想,在地圖上掃視著,突然指著地圖上的青唐城問道:“前唐時此城叫什麼?”
劉法說道:“青唐城在前唐是鄯州,即隴右節度使衙署駐地。”
趙佶指著青唐城說道:“改青唐城為西寧州,作為隴右都護的衙署駐地。”
趙佶說道:“凡漢唐故土,卿都宜取之,盡復舊觀,方可告慰先帝。”
趙佶在地圖上觀察著,除了青唐城以外,原隴右都護下轄的州縣大部分已經被宋軍克復,但是都被熙河路接管了,隴右都護雖然以管理青唐羌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為主,但是也應適當的管理一些州縣。
趙佶想了想說道:“如此,就將湟、廓三州,積石一軍先劃給隴右都護,都護衙署先駐節於湟州,待取得西寧州再遷移過去。不知劉都護需要多少兵馬?”
趙佶也思考過這個問題,唐代的隴右都護非常重要,靠近長安,是抵禦吐蕃的第一道防線,故而大唐在這裡佈置重兵,用以防禦吐蕃。而且大唐定都長安,距離隴右也近,便於轉運大軍的輜重糧秣。
而如今要是繼續在隴右維持七萬五千人,顯然是不現實的。首先而今的青唐遠遠不能和當年的吐蕃相比,當年的吐蕃,可以對鼎盛時期的大唐構成威脅,甚至能夠攻入長安,令大唐天子西逃,可是如今的青唐諸部,別說襲擾大宋了,自身都還是四分五裂,根本不能對大宋構成威脅,若是青唐實力強橫,西賊也不敢打他們的主意。
其次就是後勤輜重的轉運,前唐時關隴還算富足,長安又是首都,轉運輜重到隴右去並不困難,在隴右屯駐重兵,也算合理,而今關中殘破,陝西諸路尚且需要從東京轉運糧秣,要是再在隴右屯駐大軍,光是轉運輜重糧秣,就能把大宋的三司拖垮,估計到時候呂惠卿要暴走的。
而且現在的隴右都護,雖然恢復了一半,但是都在熙河路的管轄下,隴右都護現在也沒幾個城池,況且就算給劉法七萬五千軍額,恐怕劉法也也找不到這麼多兵,當然,隴右都護如今需要在河湟攻略羌人,騎兵多配置一些自無不可。
劉法想了一會說道:“現在隴右都護只有三城,步卒不用太多,一萬五千足夠,主要是將來奪取西寧州後用以守衛西寧的,關鍵是騎兵,若有一萬騎兵,臣數年之內,恢復隴右舊觀。”
趙佶本來已經做好了劉法獅子大開口的準備,沒想到劉法只要兩萬五千人,不由得有點擔心的問道:“劉將軍,二萬五千人足夠嗎?”畢竟後世,曾經有隻片皮烤鴨在平臺忽悠不懂業務的朱由檢同志,什麼計五年,全遼可復之類的,直接把朱由檢同志給忽悠瘸了。
劉法說道:“青唐不同於西賊,吐蕃分裂後,青唐就一蹶不振了,而今的青唐,不過是一些鬆散的部落而已,只要找到幾個和西賊勾連最深的,起大兵盡屠其族,餘下的部落自然不敢與西賊勾連了,然後就可徐徐圖之了。”
趙佶問道:“如今青唐各部落裡,哪個與西賊最親近。”
劉法想了想說道:“溪賒羅撒,此賊首鼠兩端,王經略在時歸附大宋,後又與西賊勾連,甚至想圖謀我宣威砦,仗著有五千騎,向我索要財物,甚至逼迫其他部落不與大宋榷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