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5章 帝京豈容宵小亂(二),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高俅進來後,趙佶問道:“之前讓你在東京尋找人手,可有進展?”
高俅趕緊說道:“官家,臣前奉官家之命,招募了一些人手,現在已經能打探到訊息了。”
童貫心裡想著,看來官家也沒有把全部希望寄託在皇城司上,要是自己無法令官家滿意,恐怕高俅就會取而代之。
趙佶說道:“童貫從西軍帶來了五百硬探,都是軍中的好手,這樣,童貫將其中三百充入皇城司做親從官,剩餘的交給高俅,充入班直。”
趙佶接著問道:‘高俅你久在東京,對無憂洞瞭解多少?“趙佶知道高俅常在外面廝混,對於市井之間的事情倒是瞭解的不少。
高俅說道:“官家,這無憂洞,本是東京城內亡命之徒聚集之所,盡是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內中複雜 ,幫派林立,極為複雜。”
趙佶問道:“歷代能臣,治開封府者多也,因何不能整頓無憂洞?”
高俅無奈的笑笑,這個問題其實也並不複雜,首先汴京城水網密佈,有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四河穿城而過,並且護龍河與城內溝渠、池沼相互連線。四河與城外的黃河、洛河、御河、泗水和淮河相互連通,汴京放射狀的水系網路系統溝通四面八方。這麼龐大的溝渠,裡面到底有多少人,誰也說不清楚,至於裡面到底有什麼情況,誰知道呢?
再說了,開封府裡不過一些衙役、廂軍,彈壓百姓自無不可,可是無憂洞裡都是些亡命之徒,指望他們去清剿無憂洞未免有些過於想當然了。可是要動用禁軍的話,光是手續就就可以把人急死,說不定等政事堂、三衙批准,早就調去其他地方為官了。
趙佶也知道此事的難度,可是要是沒有難度,那又為什麼要做他。正是這件事情歷代知開封府都沒有做成,趙佶才要把它做了。當然這種事情最重要的就是情報,沒有確切的情報,還有嚴密的保密制度,這事很容易功敗垂成。既要秘密蒐集關於無憂洞的情報,還要防止風聲不被走漏。這事情還真的難辦。
讓皇城司抓人、審訊都可以,讓高俅他們刺探一些訊息,這都不是問題,可是要保密,這可是個大問題,不管是皇城司還是班直,一旦在民間大肆抓捕人,必然引起他們的懷疑,這些可都是積年老賊,嗅覺異常靈敏,一旦被他們察覺,肯定就會立刻遠遁,要想再抓到他們就難了。
趙佶思考了一會,吩咐梁師成道:“去請大理寺卿蔡卞蔡大人來。”
蔡卞到來後,看到童貫和高俅,不由得一愣,自己好像跟他們沒什麼交集,莫不是他們犯了法,官家請我這個大理寺卿來開脫的?趙佶還沒想到蔡卞有這麼多內心戲,將事情給蔡卞說了一番。
蔡卞問道:“官家之意臣已知之,不過大理寺本是複核機構,按制度負責審理中央百官與京師徒刑以上案件,也有全國各地奏請的大案與重案。其中,流徒案件的判決,需交予刑部複核,且對刑部移送的死刑與疑案具有重審權,但是並不直接審理案件,官家若是要剿滅無憂洞,應該問刑部和開封府才是?”
蔡卞覺得趙佶想得有點天馬行空了,大理寺不過是一個複核機關,並沒有多大權力,不是刑部和開封府,都有大批的衙役可供驅使,就算要剿滅無憂洞,也該是刑部、開封府的事情,與大理寺有什麼關係。
趙佶笑道:“吾記得大理寺有大理寺獄吧?”唐代本來大理寺就有專門的監獄,用於關押由大理寺審理的案件嫌犯,關押中央諸司犯罪官吏和京師地區重要案犯的場所。等級非常之高,一般人等閒還進不去。但是大宋立國,最開始並未在大理寺設定監獄,知道神宗元豐時,才設定大理寺獄。
神宗皇帝認為:“命官起寺,恢復大理獄,並依元豐官制,設卿一人、少卿二人、正二人、推丞四人等,其分工是左斷刑、右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