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6章 帝王耳聾目不明(四),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佶來到垂拱殿,認真思考起皇城司來。現在的皇城司,和趙佶希望達到的差的太遠,趙佶並不希望皇城司變成錦衣衛一樣的機構,在他心目中,皇城司更應該類似於秘密警察的性質,承擔的是刺探情報,打聽訊息,秘密拘捕審訊等職能。
警察嘛,警之於先,察之於後。最重要的職能就是刺探,對於各種資訊的收集與處理。皇城司現在的人員,也就勉強算個儀仗隊吧,從都門禁軍抽調來的這幫大高個實在是太扎眼了,指望他們去收集情報資訊未免有些扯淡,趙佶想著皇城司再怎麼也有一部分精幹的力量,否則怎麼去刺探情報。
趙佶將劉端友叫來問道:“皇城司現在精幹得力之人有多少?現在刺探的情況怎麼樣?”
作為勾當皇城司公事,劉端友執掌皇城司多年,為哲宗所信任,也算是宮中的老人了,劉端友說得道:“皇城司精銳一是親從官,都是禁軍中挑選的身家清白的好手,二是親事官中的外諸指揮,他們在外打探訊息,頗為得力,尤其是都門禁軍的訊息,一向十分準確。”
趙佶不禁撇撇嘴,皇城司的能力,趙佶算是見識過了,當時拱聖軍鬧餉,皇城司毫無反應,還好意思說訊息靈通,這老貨真不要臉。趙佶想想說道:“皇城司而今要加強,你們是吾之耳目,耳目閉塞,吾何以治天下?不光東京,天下諸路,九州萬方的訊息異動,皇城司都要為吾打聽來。”
看著滿臉激動的劉端友,趙佶知道自己這個人找對了,作為執掌皇城司近十年的人,他怎麼會不想恢復皇城司往日的輝煌呢?太祖、太宗時的皇城司是何等樣的威勢,三軍懼怕,百官惶恐,而今卻成為一個可有可無的地方,讓劉端友怎麼能忍。
趙佶說道:“此事倒也不必太急,眼下之事,一是對都門禁軍加強監管,要向各軍派出暗線,也要在各營中發展耳目,獲取訊息,錢財上的事,你算好報我就行。還有東京的三教九流,皇城司也要加強監管,在裡面發展耳目,為吾所用,東京城內這些流氓閒漢,給以銀錢,為皇城司打探訊息,也不是不可。還有就是陝西諸路,更是最近的重中之重,沿邊諸路都要加強監管,禁軍的虛實多寡,將領是否堪用,皇城司都要想辦法探來。”
雖然趙佶信任种師中,但是並不意味著趙佶對禁軍和西軍就完全相信,西軍也不是鐵板一塊,更不是人人都是忠君愛國,據趙佶所知,劉延慶就是個極其貪鄙的人,後來伐遼的時候,高世宣明明已經攻進燕京城了,但是劉仲武按兵不動,坐觀成敗,致使高世宣兵敗身亡,再與耶律大石作戰時,更是臨陣脫逃,導致宋軍在白溝大敗,楊可世和白梃兵全軍覆沒。
當然他兒子劉光世完美繼承了自己父親的優良傳統,雖然名列南宋中興四將,但是實際上是個出名的飛將軍,金軍都只能在他後面吃劉大帥馬屁的那種,而且就趙佶所知,西軍中的吃空餉情況一樣非常嚴重,而且經過這麼多年的不斷加強,西軍儼然成為宋軍中最能打的一支軍隊,將領有非分之想一點都不奇怪,必須加強對西軍控制。
趙佶說道:“眼下皇城司的要務,就是在都門禁軍和西軍、河東、河北禁軍發展暗探耳目,搞清楚禁軍的具體情況,整軍經武,皇城司還有大用的!需要什麼,劉都知你自己看著辦,報於吾知即可。”
劉端友說道:“得官家信重,臣敢不竭忠盡智,以報官家!”趙佶揮手讓他下去。
趙佶在垂拱殿沉思一會,提筆寫了兩道手詔,一是從陝西將童貫調回來,二是命种師中在陝西諸路選五百硬探,要武藝上佳,家世清白,擅於潛伏刺探得士卒,選拔好後調到東京來。趙佶寫好後,叫過樑師成吩咐道:透過陝西走馬承受轉遞种師中、童貫處,勿要保密!然後叫高俅來見吾。“
不一會高俅就來了,趙佶審視著高俅,思索著高俅得過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