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章 風乍起(三),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罪。宗澤說道:臣以為,我大宋目前的處境是看似花團錦簇,烈火烹油,實則危機四伏。韓忠彥眉頭一皺,說道:宗澤,就事論事即可,休要危言聳聽。趙佶笑著擺擺手說道:韓相且放膽,就讓他說。
宗澤拱拱手繼續說道:官家、韓相,以內外形勢論,我大宋並無多大劣勢,自平夏城大戰後,西賊被重創,失去了橫山、天都山之險,而今攻守易位,只需遣一老成持重之將,徐徐圖之,消滅西賊,收復銀夏非難事也!契丹自澶淵之盟以來,兩國交好近百年,未有戰事,且契丹屢有政變,自顧不暇,先有耶律重元之亂,後有耶律乙辛之禍,國力大損,目下只不過徒有其表而已。宗澤頓了一下繼續說道:至於交趾、大理等國,不足為慮。故而我大宋目前並無什麼外憂,可慮的是內禍。
趙佶說道:宗卿繼續說下去。宗澤說道:可是相比於外患,我朝內憂更甚。官家、韓相,下官在州縣久矣。我大宋祖宗之法,不抑兼併,故而國朝地主輩出,官戶、形勢戶所佔田地日益增加,百姓所有之田日益減少,富者田聯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貧民不得已淪為佃農,既無積蓄,又無產業,一遇災荒,即成流民,流民日多,結夥為盜。而朝廷卻由於稅收減少,地方州縣困頓,無力剿滅匪患,盜匪做大,商貿不通,而官府財源枯竭,根本無力剿滅盜匪,只能任由做大,國朝禁軍缺額,廂軍又不堪用,此誠大患也!山東、河北諸路,流民遍地,盜匪四起,若不善加處置,必生大亂矣!
趙佶心裡讚歎,果然是名臣,北宋末年的種種亂象被宗澤言中了,實際上徽宗後期就是如此,所謂梁山好漢,實際上不過是一群盜匪罷了,但是官府卻屢剿不絕,最後還是海州知州張叔夜將其討平,方臘之亂更是將大宋的虛弱暴露無疑,東南諸路的禁軍、廂軍形同虛設,不得已只能調動西軍千里跋涉平定方臘,而西軍從討方臘開始,進而伐遼,救汴京,解太原之圍,終於一點點消磨在歷史中,趙佶問道:韓相怎麼看?
韓忠彥說道:國朝積弊已久,非數年之功可以扭轉,不過宗澤所言確有幾分道理,只是可有解決之法?趙佶笑道:韓相宰執重臣,今日是要考校宗澤嗎?那宗澤你就說說吧。宗澤拱手說道:官家,韓相,此事的關鍵還在於讓百姓有恆產,有恆產者有恆心,一來是抑制兼併,國朝還是要以方田均稅法為準,對擁有田產多的要課以重稅,同時還要防止官戶、形勢戶轉嫁稅款於佃農,二就是大力開荒,銀夏之地,塞上江南,一旦為我所有,可以分給無地的流民,減少流民,還有荊湖北路、京西南路、江南西路地勢平坦,又有大片荒地尚未開墾,官家應當將山東、河北的流民安置去,分給土地、農具。同時在北方諸路,填補禁軍、廂軍缺額,對盜匪痛加剿滅,肅清匪患,通暢商路,才能保證國朝收入,還要嚴厲打擊私鹽等項,確保鹽稅。
趙佶點點頭,心裡想著不愧是名臣,既能看出問題,又能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確是比那些只會挑刺高喊祖宗之法的人高出一大截,趙佶問道:韓相可還滿意?韓忠彥笑道:官家,倉促之間能想到這許多已是相當不錯了,宗澤所言移民荊湖之事,之前政事堂就一直在做,荊湖路地勢平坦,水網縱橫,假以時日必能成為魚米之鄉,只是此處瘴氣蚊蟲遍佈,北方流民難以適應,疫病流行,目前只在江陵府附近的地勢稍高處開荒,還不能大規模移民。
趙佶想到,江漢平原是日後重要的產糧區,明清時就有湖廣孰,天下足的說法,還可以安置北方的失地流民,不至於激起民變,中國的百姓多善良啊,只要有土地,還能活得下去,就決計不會造反的,千年的歲月刻在中華民族血液裡的就是忍耐。趙佶說道:目下北方流民遍地,此事已經迫在眉睫了,令翰林醫官院想辦法,看能不能做出成藥,預防水土不服,同時令荊湖北路州縣軍監統計管內適宜開荒之處,先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