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章 馬政,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佶把章楶留下來,想向他了解西軍的真實情況,趙佶問道:都說西軍是我大宋諸軍之冠,西軍實有多少人,滅西賊足夠嗎?章卿久鎮陝西,應當是瞭解情況的。
章楶說道:所謂西軍,其實多有附會之言,西軍主要是涇原、秦鳳、麟府等路的禁軍。西軍久經戰陣,固然強悍,但是西軍軍紀極差,作戰全靠血勇之氣。西軍之所以能戰,主要是依靠秦隴子弟的血勇之氣,西軍甲仗兵器皆差,西賊精銳也不多,其所謂鐵鷂子一般都不會參戰。
趙佶問道:現今大宋精騎都在西軍,西軍騎兵,比之西賊、遼國如何?章楶笑道:西軍的騎兵,主要來自秦隴子弟和西北各藩落,秦隴子弟血勇敢戰,西北藩部弓馬嫻熟,西軍的騎兵,最精銳的號稱白梃兵,實際上就是具裝甲騎。約有三千之重,都在涇源路。西北藩部騎兵,則分佈各路。遼之鐵林軍、西賊之鐵鷂子,也都差不多,鐵鷂子也只有三千之眾,不過鐵林軍有多少,臣實不知。
趙佶問道:這西賊的鐵鷂子,據說極為兇悍,當年好水川、永樂城之戰,都是鐵鷂子當先破陣,使我功敗垂成,這鐵鷂子當真如此厲害嗎?章楶說道:西賊的鐵鷂子,以鐵騎為前軍,乘善馬,重甲,刺斫不入;用鉤索絞聯,雖死馬上不墜。遇戰則先出鐵騎突陣,陣亂則衝擊之;步兵挾騎以進。故而每次大戰鐵鷂子都是在最後破陣而入,一旦破我陣勢。其擒生軍就會一擁而上,破我陣型。但是鐵鷂子人數太少,而且經不起傷亡。若是元昊在位時,鐵鷂子有數百傷亡還不算什麼,但如今李乾順不敢如此。
趙佶問道:那西賊國內到底有多少兵力?每次西賊南侵都號稱數十萬,其實有多少?章楶說道:西賊之兵馬,大抵分為三種,一來是所謂鐵鷂子、潑喜軍等精銳,是由其國內的貴族子弟組成的,或者是招募部落百姓訓練而來的。這是李乾順手裡的王牌,也是他賴以維繫地位的法寶,輕易動不得的。尤其是鐵鷂子,都是部落貴族的子弟,一旦傷亡過大,李乾順就要面對國內貴族的反噬,故而夏主甚少動用鐵鷂子,至於潑喜軍,數量也太少,遠遠不足使用。
章楶繼續說道:夏軍的主力和中堅,一是擒生軍,由國內百姓組成,正兵三萬,備兵七萬,是西賊的主力,這十萬人就是西賊能調動的常備軍,戰力剽悍,決不可等閒視之。還有一部分就是所謂的橫山步跋子,就是橫山諸部的勇士,他們不是西賊的部屬,只是受西賊驅使,參與劫掠而已,今橫山天險十之七八已在我手,只要陛下遣一介之使,曉以利害,賜以金帛,則橫山之兵,可為我用矣!至於西賊所謂號稱舉國五十萬之兵,其中大部分都是臨時徵召的百姓,順風仗尚可,一旦受挫,望風披靡耳。
趙佶撫掌讚歎道:今日得章卿之言,方知西賊虛實矣!西賊狡詐多變,不可信任,若其南侵,大概會在何方?章楶說道:陝西諸路中,熙河路靠近青唐,地勢極高攻守皆不易,且州縣都極為貧瘠,青唐諸部驃勇,西賊絕不會自熙河路進攻的。而秦鳳路、鄜延路、麟府路地勢險要,城寨眾多,不是西賊的南侵的首選,涇原路地勢平坦,且城寨沿渭河分佈,鎮戎軍與涇州、原州距離遙遠,便於西賊進軍,故而歷次南侵大多在涇原路方向。
章楶繼續說道:故而臣以為,西賊一旦安定內部,李乾順必然故態復萌,若將諸路精騎和禁軍騎兵調至涇原路,待其南侵,先以堅城困頓西賊,再督諸路精騎與之決戰,可一戰功成,諸路並進,先取橫山,修築城寨,則攻守之勢易也!到時橫山天險盡為我有,官家只需整軍經武,訓練一支精騎,再準備糧草輜重,便可直搗銀夏,滅亡西賊。
提到精騎,趙佶不由得心裡一緊,面對遼國的鐵林軍、西夏的鐵鷂子,還有女真的鐵浮圖,這些異族的鐵騎讓大宋膽顫心驚,二十年後的慘劇讓他心中夜不能寐。對抗鐵騎的最好辦法就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