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章 宮筵(一),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下來得幾天,所有的工作就圍繞著這場宮筵展開,遼使來致哀,順帶西夏、高麗、大理都要藉此機會告哀,也是難得的一次搞外交的機會,整個朝廷上下也都在精心準備之中。這是目前的大事,在趙佶心目中,最關心的就是劉仲武的伴射,這是大宋最忌憚的地方。每次也是契丹人對大宋最有優勢的專案,更是大宋武備不修的體現。
趙佶問道:去問問劉將軍,伴射武士可選好了?帶來吾看看。梁從政趕緊出去尋找劉仲武,不一會梁從政將劉仲武叫來,趙佶問道:劉將軍可曾選好伴射武士?對遼人可有成算?劉仲武笑道:臣已在班直和臣的親兵中選得善射之士二十人,足可伴射。
趙佶笑道:吾久聞將軍善射,且軍旅之中,弓矢為先,將軍可為吾講解?劉仲武想了想說道:官家欲知曉弓弩,不如移步殿外,臣請將軍中所用各式弓弩為官家解釋一遍。趙佶說道:善,就於垂拱殿外演示吧!於是命御龍弓箭直將軍中裝備的各式弓弩全部取來,同時請章惇和狄詠來一道觀摩。
在垂拱殿外,御龍弓箭直取來了軍中常用的各式弓弩,密密麻麻的擺放了一地,趙佶、章惇和狄詠看著,趙佶笑道:吾嘗聞戰陣之上,弓矢為先,故今日請劉將軍為吾講解軍中常用弓矢,章卿備位樞相,亦當習之。劉將軍請講吧。
劉仲武點點頭,拿起一柄弓說道:官家,其實軍中常用弓,名目繁多有黑漆弓、黃樺弓、麻背弓、白樺弓等,但是一般來說,臣等軍中只分步弓、騎弓而已,步弓合用八九鬥,騎弓合用七鬥。章惇問道:按國朝舊制,步軍合用一石到一石兩鬥,馬軍合用九鬥到一石,為何西軍所用之弓,弓力如此之弱?
劉仲武說道:好教章樞密得知,一石以上強弓,軍用確有配備,但多用來練習氣力而已,普通士卒,能開一石弓以上就不得了了,而且戰陣之上,首先是射速,我步敵馬,手射弓不過數十步,臨陣不過三矢。且對於步弓而言,五斗即可破甲,弓力太大,士卒無法掌握,又太耗力氣,反而不美。對士卒來說,弓力小一點,臨戰多射一兩箭,比盲目增加弓力有用的多。
狄詠也說道:官家,章樞密,劉將軍所言不假,西賊輕捷剽悍,我軍不及,臨陣之時,多射一箭就多一分勝算,故而軍中寧願用弓力較小的弓,以求穩妥。趙佶問道:劉將軍能開多少石弓?劉仲武笑道:回官家,臣年輕時,能開兩石之弓,現下年老體衰,不過一石五斗的弓臣還是能開的。趙佶接著問道:狄卿能開多強的弓?
狄詠有些尷尬的說道:臣遠不如家父,家父當年能開三石之弓,臣不肖,僅能開弓兩石三鬥,現下僅開弓一石左右。趙佶感嘆道:老將軍年已六旬,猶能開弓一石以上,令人感佩,諸將之中,能開弓兩石者多嗎?狄詠說道:官家,各路武臣,能開兩石弓者多矣。
章惇也說道:官家,神宗時詔沿邊諸路選弓箭手,上等六十人,各一石一斗以上,或馬射九鬥;中等六十人,各一石以上,或馬射八斗;下等一百八十人,各九鬥以上,或馬射七鬥以上,凡上等者支米一石,錢一貫,中等支米七鬥,錢五百,下等支米三鬥,錢三百。狄詠也說道:官家,凡武臣考核年四十以下,試手眼走跳,量以等仗。五尺五寸,不問事藝;五尺四寸,施放本等弓弩;五尺三寸,施放一石二斗弓,四石弩合格,本朝素重弓弩,凡為將帥,必優長弓弩。
趙佶有些奇怪道:既然軍中善使強弓的勇士如此之多,為何弓力卻下降了?劉仲武有些尷尬的說道:官家,弓箭技藝非數日可成,需日日操練,士卒氣力也是長期打熬出來的,而目下諸路士卒飽腹都尚且困難,哪裡還有體力精力打熬氣力,熟練技藝啊。
劉仲武此話一出,幾個人都是一陣無聲,章惇說道:陝西諸路連年戰亂,民生凋敝,諸路將士所需,盡是從南方轉運而來,轉運損耗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