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4章 宰輔同舟不同心,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佶回到宮裡,心裡總是有些後怕,覺得範純禮好像發現自己了,他一直在思考該怎麼應對,萬一範純禮明日當眾提出來,自己豈不是很尷尬。

趙佶一晚上都在思考該怎麼應對,第二天是常朝,只有兩制以上大臣參與,趙佶看到站在最後的範純禮毫無表情,心裡逐漸安定下來,趙佶問道:諸位可有什麼大事上奏的?

只見右相曾布出班說道:官家,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張商英,經年效力,理應加賞,臣以為商英可當方面之任,可出鎮雄藩,以歷練人才。

章惇當即反對,說道:張商英元符三年剛任中書舍人,任職不過年餘,政績未顯,不當外放。趙佶明白了,曾布準備搬走張商英這個章惇的死黨,換上自己人才是真的,章惇和曾布雖然同朝為官,又都是新黨,但是她兩的仇可比新舊兩黨之間大多了,畢竟曾布也是個背刺仙人,章惇回來之後就一直修理曾布的黨羽,曾布也不是善類,決定拿章惇手下的得力干將張商英下手。

趙佶看向韓忠彥,這位首相全然置身事外,好像不關他的事,趙佶清咳一聲,問道:韓相怎麼看?韓忠彥這才睜開雙眼,說道:中書舍人,位極重要,天子近臣,豈人臣所能論者?用退取捨,皆在官家,聖心獨斷可也!好傢伙,你老韓看起來濃眉大眼的,怎麼踢起皮球來這麼溜,國足有你,早就進世界盃了好嗎!

趙佶接著問道:國朝選用中書舍人,必選文采過人之士,昔日大蘇學士知制誥時,所擬詔令,令人擊節讚歎,張商英雖不及大蘇學士,但所擬詔令,切合吾意,緩急之間,似乎無人可替,若外放張商英,以何人知制誥?

曾布說道:臣舉薦翰林學士起居舍人鄭居中為中書舍人,居中翰苑菁華,詞章才子,早登科第,素富才名,更兼故相王文恭公佳婿,官家可用之。趙佶還沒說什麼,沒想到章惇撲哧笑出來了,一眾君臣都把目光轉向章惇,趙佶問道:章卿何故發笑?

章惇難言笑意的說道:我笑曾相,王禹玉三旨相公之名,天下誰人不知,曾相說鄭居中王禹玉佳婿,實在是令人捧腹。眾人都是一臉忍笑的表情,趙佶這才想起王珪這個雅號,王珪為相時,少有建明,被時人稱為“三旨相公”。他上殿進呈時,稱為“取聖旨”;神宗決定後,稱為“領聖旨”;退朝後告訴稟事的人,稱為“已得聖旨”。被人譏笑,而曾布竟然說鄭居中是王珪佳婿,難怪在場眾人都是一副便秘的表情。

曾布漲紅了臉說道:鄭居中確有才學,且王禹玉之文章如何自有公論,其文章氣魄宏大華麗,自成一家,朝廷重大的典制策令,多出自於他的手,詞林人士都稱讚他。鄭居中能得其青眼,文采可想而知。不得不說,曾布這番老子英雄兒好漢得理論還得到一部分贊同,不少人還都點點頭。

韓忠彥看了看一眾大臣和趙佶,這才出班說道:官家,曾相薦鄭居中,臣也為陛下薦一人。趙佶問道:韓相所薦何人?

韓忠彥說道:臣以為制誥之任,還應選詞臣所用,故而薦校書郎、著作佐郎李格非為中書舍人兼翰林學士知制誥,格非蘇門弟子,頗類大蘇學士,且少有才名,為富相所推崇,聰敏警俊,刻意於經學,著《禮記說》數十萬言。臣嘗讀其《洛陽名園記》,文高雅條鬯,有意味,在晁、秦之上,不過二百字,而其中概括無限盛衰治亂之變,意有含蓄,事存鑑戒,讀之令人感嘆。竊以為能當制誥之任,為官家宣納大命,草詔奉行。

李格非確實是如雷貫耳,當然不是他特別出名,畢竟他女兒易安居士譽滿天下,作為他父親自然也是大名鼎鼎,更何況他是蘇門弟子,號稱蘇門後四學士,文章筆力,可見一般。韓忠彥推薦他,固然是因為他學識,但是還有個重要原因,李格非父祖皆出韓公(韓琦)門下,對於韓忠彥來說,可謂是鐵桿親信了,趙佶也有意加強自己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妙齡王妃要休夫

慕南

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沒了!

喲吼吼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