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的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0章 整頓禁旅嚴法紀(三),宣和軼事,休息的雲,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佶回到後殿,不禁大發雷霆,當然也只能無能狂怒。趙佶叫來梁從政,問道:梁都知在大內多久了?梁從政說道:官家,老臣在內廷呆了快四十年了。趙佶笑道:那不是仁宗時的事了。梁從政說道:卻是仁宗朝時,只是老臣那時無緣得見仁宗,後來英宗、神宗和先帝倒是得見了。
趙佶笑笑說道:你是宮中老人了,想必知道朝中人物掌故了。梁從政笑道:官家折煞老臣了,老臣只不過苟活的長了一些罷了,不知官家今日為何動怒?
趙佶擺擺手說道:還不是為了都門禁軍之事,吾要精簡都門禁軍,可是政事堂諸公都說都門禁軍掌握在勳臣手裡,樞密院不敢插手,卻是如此嗎?
梁從政笑道:官家,其實政事堂諸公說的不錯。都門禁軍卻是一直在三衙手中,樞密院一向不管都門禁軍。趙佶問道:那具體是哪幾家勳臣?
梁從政說道:都門禁軍之中,勢力比較大的勳臣就是太原郡王、威武郡王、武烈郡王家、曹冀王家。趙佶想了想,這些勳臣如太原郡王王審琦、威武郡王石守信、武烈郡王高瓊、冀王曹彬,其中王審琦家他還是比較熟悉,自己的便宜姑父王冼就是太原郡王家嫡支,自己祖母宣仁皇后就出自武烈郡王高家,自己曾祖母慈聖光獻皇后就出自冀王曹家,步帥曹誦就是慈聖章獻皇后侄孫,論輩分自己還得叫他一聲表叔。
趙佶問道:這四家勳臣,如今平分都門禁軍嗎?梁從政笑道:那怎麼會呢。之前都門禁軍權大多在曹冀王與威武郡王家中,仁宗時石家權重,蓋因石元孫乃是仁廟潛邸時的親從官,仁廟十分信任,一直任他統帥禁軍,怎麼石元孫時運不濟,康定初,夏人寇延州,元孫與戰於三川口,軍敗見執。傳者以為已死,贈忠正軍節度使兼太傅,錄其子孫七人。及元昊納款,縱元孫歸。諫官御史奏:元孫軍敗不死,辱國,請斬塞下。當時臺諫洶洶,必欲斬元孫,惟樞相賈昌朝言道在春秋昌,晉獲楚將谷臣,楚獲晉將知罃,亦還其國不誅。引《三國志于禁傳》言,前代將臣敗覆而還,多不加罪。仁宗也念及君臣之義,貶為團練使,石家遂不昌矣!
趙佶問道:那其他幾家呢?都知還請為吾一一詳解之。
梁從政點頭說道:其實曹冀王家,本來權勢甚重,曹冀王執掌三衙,而後曹樞密執掌西府,後為丁謂所陷天下冤之。而後慈聖章獻皇后入宮後,深自謙抑,不準曹家人干涉朝政,曹國舅遂任殿帥,卻從不履職,以避嫌疑。而後曹家一向謙抑,曹步帥也一向低調,深居簡出,約束家人甚嚴,曹家人一向奉公守法,不敢逾矩。
趙佶問道:那太原郡王家呢?梁從政說道:王家出身高貴,太原王氏天下聞名,其後亦長期統帥侍衛馬軍,但是其嫡支長居太原,其實已經不太管都門禁軍的事的,而且,梁從政有些不敢說下去了。趙佶說道:梁都知你繼續說,但講無妨罷了。梁從政繼續說道:從王駙馬之後,王家名聲已然大壞,再加上王家詩書傳家,族中進士都出了不少,已然不太管禁軍的事情了。
趙佶問道:那高家呢?梁從政說道:現下都門禁軍中,主事的倒是高家,蓋因其他將門只出了一代名將,最多如曹家曹彬、曹瑋兩代名將,唯有高家,高瓊、高繼宣、高遵裕,三代為將,統帥大軍,且宣仁皇后垂簾數載,號稱女中堯舜,高家名望大增,高遵裕又在西北頗有戰功,在西軍中亦有威望,故而高家權勢極重。
趙佶笑道:高遵裕號稱名將,最後還不是功敗垂成,損兵折將,連累祖母和高家,現在高家主事的是誰?梁從政說道:宣仁皇后弟高士林,有子高公繪、高公紀,俱以觀察使在京中,高家一應事物,一向都是由高公繪在打理,高公繪頗善丹青,於士林中風評甚好。趙佶笑道:將門子弟,不去操弓習馬,反來舞文弄墨,甚為可笑!那楊家呢?
梁從政說道:自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